身份证号码:45098119880512XXXX
摘要:施工测量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产品的综合质量,并制约着施工过程中有关工序的质量。针对本工程特点,施工测量从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到桩位施工、土建施工的柱位、轴线放样等都应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施工测量监理在监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负责,严格依照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把关,确保工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为整个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施工;测量;监理;对策
建筑工程与测量放线质量通病较多:比如有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偏差、墙柱垂直度偏差、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偏差、楼地面平整度偏差、外墙门窗工程垂直度偏差等。为了预防上述质量通病的发生,我们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然后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全面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假如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必然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测量问题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1 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重点
(1)事前控制。①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审查并熟悉相关设计图纸,在对工程设计的特点和施工方案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设立测量质量控制点;②审核验证承包商报验的施工测量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质;③审验承包商报验的测量仪器、工具是否满足相应的测量精度要求,且经过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检验校正,并在检校有效期内;④审核并批准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测量方案,测量方案应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工程实际,切实可行。
(2)过程控制。监理工程师参与交桩工作,要求承包单位对于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监理工程师将对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进行审查、复核,确认各项结果达到规范要求。
本工程的结构平面尺寸和高程的控制对工程测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①场地平面控制网和建筑物主轴线,应根据复核后的建筑红线桩或城市测量控制点准确定位测量,并应作好桩位保护。平面控制网桩位间距不应大于所用钢尺长度,并应组成闭合图形,其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②应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向混凝土底板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外廓轴线,经闭合校测合格后,再放出细部轴线及有关边界线。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
.png)
注: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
(3)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表面上,并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轴线的竖向投测,应以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为测站,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且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引测。竖向投测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
.png)
(4)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其间距不应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控制轴线应包括:①建筑物外廓轴线;②变形缝、沉降缝两侧轴线; ③楼梯间两侧轴线;④单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再测设细部轴线和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放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
.png)
(5)场地标高控制网应根据复核后的水准点或已知标高点引测,引测标高宜采用附合测法,其闭合差不应超过±6
.png)
mm(n为测站数)或±20
.png)
mm(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
(6)建筑物围护结构封闭前,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内部,作为室内装饰与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
(7)在场地平面控制测量中,宜使用测距精度不低于±(3mm+2×l0-6×D)、测角精度不低于土5″级的全站仪或测距仪(D为测距,以mm为单位)。在场地标高测量中,宜使用精度不低于S3的自动安平水准仪。在轴线竖向投测中,宜使用±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自动铅直仪。
2 工程测量的监理对策
(1)本工程在施工前,监理方应要求承包方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编制“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以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理方将组织相关监理工程师甚至有关测量专家对承包方提交的“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应放在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上。
(2)进行工程测量前,监理方应检查承包方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检定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同时确保监理方复核用的仪器和工具也在检定有效期内;并进行双方量具的比对工作,确保量具的准确性。另外监理方还应检查承包方测量人员是否经过测量专业培训,确保测量人员能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所测结果能满足规范要求。
(3)监理方将对承包方提交的中间测量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并在现场用本公司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对承包方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查,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4)对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选择和布置,或对控制点的标桩设置和管理应有较高要求,以保证这些控制网、点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达到结构施工精度的要求。
(5)对于曲线和曲面的施工测量,需要根据曲线或曲面的变化规律(如点或线的轨迹的数学方程式等),进行数学计算,测点的间距应能保证施工的要求,施测时至少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测量,另一种方法进行复核,只有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一致时,该测量结果才有效,确保施工精度。
(6)施工中应定期按要求观测建筑物的沉降量,如发现建筑物的沉降量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分析沉降量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以保证建筑物的最终沉降量在规范范围内。
(7)建筑物必须要满足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
表4 现浇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表
.png)
3 竣工测量的监理
竣工测量不仅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照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更是
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管理、维修、改建和扩建的依据。因此本公司十分重视竣工测量,将严格监理施工单位认真、实事求是地作好此项工作。内容包括如下:①总平面图。包含建筑物、构筑物等。②上、下水管道图。③动力管道图。④电力与通讯线路图。作好竣工测量的关键是,从监理工作的开始就督促施工单位有次序地、一项不漏地积累各项验收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资料。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测量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所以,现场施工测量人员,务必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测设,并且认真检查复核每一个测设点的尺寸以及标高,同时,测设前要检修校准仪器,观测中要认真专心操作,尽可能的减少误差,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曲亮.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8):145-146.
[2]谭平.施工测量技术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07):147-148+152.
[3]吴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0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