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喝酒应酬的增多,许多中年人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肝脏疾病。肝脏被誉为人体的“生命之源”,但是近年以来前往医院诊断治疗的肝硬化等肝脏慢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其中以男性居多,但病死率也逐年上升。那么肝硬化究竟是什么疾病?有什么常见的治疗方法?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肝硬化的病因
从定义上来讲,肝硬化是建立在肝细胞广泛坏死基础上的一种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这种增生破坏了肝脏的正常结构,对肝脏供血造成严重影响。肝硬化的病因非常多且复杂,但肝硬化本身是肝脏疾病的慢性终末阶段。也就是说肝硬化本身是肝脏受到破坏之后的结果,并不是造成肝脏破坏的原因。
慢性肝病的尽头就是肝硬化,我国主要以肝炎感染为主,乙肝、丙肝、丁肝与戊肝都能够进展成为肝硬化,其中持续存在并破坏肝脏细胞的肝炎病毒、中度或重度的肝脏坏死、肝纤维化都是进展成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慢性酒精性肝病在国内较少,与俗称的酒精肝有部分联系,因为长期酗酒破坏肝脏造成的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俗称的脂肪肝有部分联系,但发病因素不明,但人数有增加趋势。长期胆汁淤积、肝脏血液循环障碍、遗传或代谢疾病等严重影响了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长期慢性的损坏肝脏,最终造成严重的肝硬化自身免疫紊乱与寄生虫感染都有可能造成肝脏的大面积损伤,最终的结果就是难以治疗的肝硬化。还有一类的肝硬化病人病因不明,被称之为隐源性肝硬化,人数能够占据总发病人数的一成左右。
二、肝硬化的治疗
肝硬化总体上属于综合治疗,首先针对病因针对性治疗,如果疾病迅速进展到晚期,治疗对象会转变为对并发症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肝硬化的患者也并非人人都是非常严重的重病患,一部分患者症状较轻,一般情况下卧床休息是其首选,特别是对于有肝腹水症状的患者,尤其应该注意卧床休息。部分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因为症状能够通过药物治疗稳定病情,能够参与一定的轻工作。而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由于并发症的威胁,应当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
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已经证实营养疗法,即适当出现的营养补充和合理饮食能够帮助肝硬化的患者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作。总体来说,饮食上要搞卫生所、便于消化。而坚决拒绝任何有酒精的食物和药品,多吃蔬菜和水果,根据病情和体征却定是否应当饮用盐水。但对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要避免食用任何的坚硬食物,包括鱼刺、坚果等,防止食管静脉破裂引发内出血。
(二)药物治疗
我国半数的肝硬化来源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之中八成是乙肝。所以对于病毒性肝硬化的药物治疗首选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能够逆转早期肝纤维化,组织肝硬化的发生,这也是少有的能够治愈的肝硬化。治疗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的患者首选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这两种药物具有抗病毒能力强,耐药性和抗药性较低的特点,是首选药物。对于肝功能保存较为完好的患者,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肝功能的恢复。药物治疗还需要针对肝硬化患者的表现症状和并发症的发作进行治疗,比如说对于有肝腹水症状的患者需要谨慎的使用利尿剂或酌情注射一定量的清蛋白,如果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的时候要根据肝功能的保存程度,专业使用肝毒性较小的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事实上非常重要,对于早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很有可能是整个肝硬化疾病进展过程之中唯一一次彻底治愈的机会。
(三)手术治疗
肝硬化的病情相当复杂且多变,手术治疗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需要进行的临床评级造成每一次手术治疗都相当不同。
首先是针对肝硬化本身的治疗,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肝脏移植手术,通过将捐助者肝脏的一部分移植进患者的体内,将患者已经失去功能的肝脏取出来。肝脏能够仅凭一小部分将剩下的器官独立生长出来,所以一个捐助者的肝脏能够救活数名需要肝脏移植的患者。移植手术后患者的绝大多数并发症都会缓解,这也是最有效的手术方法。对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脏肿大,必要时也能够施行脾切除术,术后能够短暂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部分异常指标与并发症状。
对于肝硬化并发症有时也需要进行相关治疗,对于严重的顽固性肝腹水患者,能够使用颈静脉门体分流术来降低门静脉的血压,但是有可能会引发肝性脑病。如果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则诱发肝性脑病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可以使用胃镜进行手术治疗,或者采用腹腔镜下选择性食管胃断流脾切除术,能够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三、肝硬化的日常生活
肝硬化患者需要配合治疗的同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首先需要限制饮酒,饮酒一定会造成肝脏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要保证自身低钠饮食,防止过高的体液浓度加重肝腹水或下肢水肿的症状。肝硬化会对整体的消化代谢系统产生影响,容易营养不良,所以需要健康饮食,但同时避免一切生冷食物。肝硬化患者容易感染且不容易治愈,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性的接收肝炎病毒疫苗。家庭护理时要谨慎使用药物,不使用不正规的偏方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