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手术后并发症应如何处理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罗灵
[导读]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其优选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其优选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但传统的手术疗法引发的并发症比较多,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复发、术后疼痛、手术周围区域的组织受累所导致的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精索血管受损引发缺血性睾丸炎、睾丸坏死、、膀胱损伤、阴囊积血或积液、腹腔壁血管受损引发出血、腹腔脏器损伤、补片慢性侵蚀周围组织导致组织受损甚至瘘。可能引发的特殊并发症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肠功能紊乱等。在上述并发症中,有些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和手术医师的技术有关,有些可能是和和手术的材料有关,很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各体征指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并发症应根据并发症的类型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
一、感染
        术后感染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感染。其中早期感染指在手术后的1个月内发生的感染,晚期感染指术后1个月之后发生的感染。术后感染,预防很重要,若第一次手术时妥当处理,感染完全可以避免的。在利用补片修补时,首先一定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做全面的评估,尤其是免疫力低下,患有肝硬化、恶性肿瘤、糖尿病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体质和瘢痕体质者,使用合成补片一定要慎重。感染因补片放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浅层感染和深层感染,浅层感染是指补片位腹横筋膜前,深层感染是补片放于腹横筋膜后。浅层感染中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换药换药的方式好转,而一旦发生深层感染,换药和引流也很难好转愈合,深层感染常常需要将补片取出。发生感染后补片该如何处理与补片的性质有关,若使用含有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复合材料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修补时,因这类材料的通透性差,补片周围一旦发生积液,很容易出现继发性感染。感染的后果较严重,挽救余地较小多数需要将修补材料取出。
二、复发
        腹股沟疝治疗后具有一定的复发几率,患者术后复发分为早期复发和真正的复发。早期复发指术后1个月内复发,有些早期复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发,大部分其实是遗漏疝。遗漏疝又可以分为真性和假性遗漏,其中真性遗漏表现为:(1)大的斜疝或直疝,遗漏股疝。(2)大的直疝,遗漏小斜疝。(3)因直疝和斜疝距离较远,只找到一个,漏了另一个。(4)找到直疝、股疝、斜疝,遗漏闭孔疝。假性遗漏表现为:于内环处疝囊游离的部位未达到腹股沟管后壁水平以上。

预防上述并发症的方法有:(1)严格按照规范在腹股沟区域内解剖,必须要看到耻骨结节、腹壁下血管、腹股沟韧带等解剖标志。(2)修补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仔细查找直疝和斜疝,高位游离疝囊,一定要全覆盖疝环的区域解剖后补片。(3)最有效的方法为使用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避免复发主要在于预防。
三、疼痛
        术后腹股沟区疼痛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疼痛一般为手术创伤所产生的,与使用传统技术修补相比,通过精细的操作和应用无张力技术,患者疼痛可明显减轻。而慢性疼痛目前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随着复发率逐渐降低,术后手术区域内的疼痛困扰着医生和患者。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有:(1)术中牵拉、挫伤和缝合压迫到髂腹下神经、生殖股神经、髂腹股沟神经。(2)术后的瘢痕压迫、损伤的神经形成神经瘤。(3)精索血管损伤压迫。(4)误把网片缝合进神经丰富的耻骨结节骨膜。综上所述,预防疼痛的关键是术中注意神经的保护,手术过程精细操作。针对剧烈的放电样疼痛,采用以上治疗通常是无效的,此时进行应考虑再手术将神经切除。
四、出血
        术后出血,主要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有关:(1)全身性疾病。(2)局部情况。一旦发生出血,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与全身性疾病有关的出血问题包括:(1)存在全身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及化疗后凝血功能不全等。(2)服用抗凝药物。如口服华法林、阿司匹林、丹参等其他活血化淤的药物。与全身性疾病有关的出血问题,可通过术前的询问病史及时发现,根椐具体问题不同来针对性处理。与局部情况有关的出血问题包括:(1)患者局部的客观解剖特点,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一般为腹壁皮下的血管,深层主要为腹外斜肌腱膜下的血管和腹膜前间隙内的血管。血管的解剖部位必须清楚。(2)手术医师技术问题。一旦术后出现出血,需根据出血的原因来采用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因全身性疾病问题引发的出血,应根据原发病对症处理。方法为:(1)术前纠正全身情况,尤其是凝血方面问题。(2)术前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停用某些抗凝的药物,针对具体情况用某些促凝药物来暂时改善患者的自身情况,从而适应手术的要求。与局部情况有关引起的出血问题,先要看是否发生血管损伤,有损伤,应立刻处理损伤的血管。若无损伤,可在积极严密的保守治疗下,观察疗效,若效果理想,则以此为主;若效果不佳, 需立即清创、引流和止血。总之,术后出血问题主要在于预防。术后,应对患者密切观察,若发生术后出血在早期就可得到及时处理,从而将危害降到最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