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闫梅
[导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龄患者逐渐增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龄患者逐渐增多,而伴随高龄化人群的增长和各类骨科疾病的发生,临床骨科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病情的发生,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但这类手术在术后有着较长的恢复期,患者机体抵抗力会有所降低,并可能产生相应的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各种危险因素的产生也加大了这方面的威胁性。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对患者加强术后的有效护理,保证患者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骨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一般会存在行动不便等情况,患者需要保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也就导致了患者机体会出现局部压迫力,进而影响到其血液的正常循环,使患者易产生压疮等并发症。这类患者患者受到相应作用力影响,其皮下组织和表层皮肤缺乏营养支持进而导致出现损伤、溃疡甚至出现坏死,病情的发作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相关危害,比如增强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疼痛感、加重基础病情发展、降低治疗效率、延长治疗周期甚至引起败血症等疾病,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对这类病情进行护理时,需要以预防为主,从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提前护理,主要内容为:1.环境因素。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休养,皮肤处于相对较潮湿的环境中,导致其机体角质层原有保护功能产生一定退化,同时由于长期的卧床导致患者体温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准,其新陈代谢耗氧量增加,在本身营养不足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局部坏死。2.生理因素。ICU患者的压疮情况一般发生在患者肌肉和脂肪组织较为薄弱的地方,并且在患者卧床休养过程中会受到较大应力作用导致患者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压疮。3.营养因素。ICU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普遍存在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患者在自身病情康复过程中会需要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导致患者机体没有充足的营养支持受压迫肌肤部位的营养需求,从而加重了压疮的发作。在对这类患者护理时,需要对应注意上述三方面的护理:1.环境角度。为了确保病房环境舒适和通风整洁,需及时对病房环境进行打扫,更换床单,同时加强对患者肌肤检查,协助或指导患者定期翻身。2.生理角度。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鼓励患者多下床行动,或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床上伸展活动,在对压疮发病几率进行评定的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按摩,保障其血液循环畅通。3.营养角度。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和医生及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准确把控患者需要摄入的营养物含量,并制定合理用餐,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除了压疮以外,骨科ICU患者还可能出现术后感染的情况。这是一种骨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的发作可能会导致患者伤口难以愈合或愈合状态不良,进而影响到患者手术的实际疗效和预后情况,严重的还会引起患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针对这类情况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从几个方面分析:1.环境方面。同压疮护理情况一致,需要做好患者恢复过程中的良好环境保障。2.肌肤护理。由于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引起的,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需要将患者手术部位毛发完全剔除,同时做好相应的手术用具消毒灭菌等准备工作。3.伤口保护。患者在结束手术后,要对伤口做好保护工作,严格及时的更换药物,同时做好换药时的手部消毒,避免产生交叉感染,还要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保证病房环境的良好。
         在上述两种情况之外,骨科ICU患者还可能因应激反应出现术后谵妄。这是一种急性精神错乱状态,患者会表现出意识、精神和知觉的紊乱,导致患者可能出现一定意识障碍,导致患者认知降低,出现明显的精神波动,从而加重病情或造成不良的预后。对这类病情进行预防护理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良好准确的风险评估,并指导患者消除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做好各项数据的检测工作,保证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性,增强患者睡眠质量,达到良好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骨科ICU患者多是行开放创伤手术,且术后行动不便,在康复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为了加强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疗效,就需要准确评价患者各项情况,做好相应病情预防工作,保证患者在接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疗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