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治疗小儿发热?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张承禄
[导读] 小儿发热是婴幼儿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小儿发热是婴幼儿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小儿发热还是困扰许多新手爸妈的一大难题,宝宝一旦发烧,父母们也会内心十分紧张、不安甚至极度担心等,父母们之所以有这些表现,都是因为一个传统观念的存在,那就是许多爸爸妈妈觉着小儿发烧会烧坏孩子的脑子,或者会使其智力方面变差等,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发烧本身是不会造成孩子智力变差以及脑子变坏的。导致大多父母普遍有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家自身没有对医疗知识了解清楚,二是没有区分清楚发热的致病因素。其实只有脑质本身被病菌破坏或者患有脑膜炎以及脑炎的患儿,才会伤及到其感官机能或智力,而并不是所有发热都会影响其智力,所以宝爸宝妈们不必过分担忧。
         
         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烧,其体温都很少超过41摄氏度,如果超过此温度,就会增加患儿易患败血症以及细菌性脑膜炎的可能性,因此,父母们应提高警惕。所以当患儿出现发热症状时,父母们应先了解其患病因素,可根据其患病原因对症治疗,而并非直接盲目用药。那么导致小儿发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具体为大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感染性发热
         1、肠胃炎合并脱水:肠胃炎合并脱水可分为轮状病毒感染,以及沙门氏杆菌性细菌感染两种。其主要症状为精神不振和食欲下降,以及呕吐、腹泻等。此种因素导致的发热一般在38.5摄氏度以上,并且伴有合并性脱水。如果发生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住院,因为肠胃炎合并脱水可能会导致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失调,包括心脏在内的各个器官都会出现紊乱,大脑功能也会出现紊乱,所以应及时给予患儿注射添加电解质的点滴。
         2、尿道感染:尿道感染常多发于一岁以下的宝宝,男孩是输尿管回流所引起的,而女孩一般是尿布或者大便污染引起的,其主要症状就是发烧,且会烧至38.5摄氏度以上。
         3、耳鼻喉炎症:耳鼻喉发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其主要症状为:喉咙红肿、食欲下降或流鼻涕、咳嗽以及发烧等。
         4、脑膜炎以及脑炎:此类疾病常多发于六个月至三岁的宝宝当中,发热是脑炎和脑膜炎的典型症状,很容易烧至39摄氏度以上,并且伴有目光呆滞、食欲下降或者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搐现象,此疾病对患儿造成的危害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所以当发现以上症状时,应尽快就医治疗,千万不能耽误。


         5、感冒:流行性病毒感冒以及一般感冒都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一般为肠胃不适、食欲下降或腹泻、耳鼻喉不适、发热等。
二、非感染性发热
         1、幼儿急疹:其典型症状就是突然高烧,并且会烧至39摄氏度以上,发烧会持续约三天左右,然后会慢慢起红疹与此同时高烧也会随之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自愈,也不会出现其他并发症,所以在这方面爸妈们不必过度担忧,对其进行适当的物理降温即可。
         2、出牙热:部分宝宝在出牙也会出现发热的状况,这类现象属于正常情况宝爸宝妈们不用过分担心,也不需要特别处理,简单物理降温就可以。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了导致儿童发热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小儿发热的正确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物理降温:
(1)头部冷敷:此方法适合发热程度不是很高的患儿。主要步骤为:先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额头处,然后每六分钟左右更换一次。
(2)温水擦身:温水擦身比较适合高烧患儿降温,方法为:使用33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来擦拭患儿全身,可以在其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较多的部位多擦拭几遍,就能达到一定的散热效果。切记,因出疹而导致发热的孩子不可使用温水擦拭降温。
(3)适量补水:当宝宝发烧时,一定要给患儿多喝热水,因为宝宝在发烧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加速以及排汗等症状,从而会使患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所以此时给患儿多喝水,不但能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还能促使其排尿,并能尽快将体内的毒素排出。
(4)适量减少衣物:孩子发烧时要根据其情况,为其适量的减少一些衣物,此方法能有效帮助宝宝降温散热。但是有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认为发烧后一定要多穿衣服,并且还要捂汗,其实这种想法都是错误的,切不可盲目采取,以免加重孩子病情。
         2、药物降温:
  (1)布洛芬:其中包括美林和臣功再欣,此类药物是治疗三岁以上幼儿发烧的常用退烧药,并且安全性也相对较高,能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和牙痛以及咽痛、发烧等多种症状。父母们在给孩子服用此类药物时,一定要根据医生所给的剂量以及方法正确服用。
  (2)对乙酰氨基酚:此药也叫扑热息痛,其中包括安佳热和百服宁以及泰诺林等,这类药物的退烧效果较快一些,口服半小时左右就基本可以退热,并且可以和牛奶、果汁等饮品一同服用,非常适合两岁以下的宝宝使用。此种药物同样需要根据患儿体重来选取剂量。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婴幼儿的用药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在给婴幼儿用药之前,一定要到医院检查确诊后,才可用药,且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