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陈继明
[导读] 多排螺旋CT(Multiple row helical CT,MRH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中的效果v

         【摘要】目的  多排螺旋CT(Multiple row helical CT,MRH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51例资料,对其治疗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使用MRHC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的准确率和鉴别结果。结果  51例患者使用MRH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98.04%,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病变部分的形状和位置、病变内在部位和边缘形态。结论  MRHCT技术在诊断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中,可以较为准确的将其病变的位置、特征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出来,为其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关键词】多排螺旋CT技术;诊断鉴别;早期周围期小肺癌;应用效果
         早期周围期肺癌,就是在患者的支气管树三级以下的支气管内,也就是出现在肺段内的一种肺癌,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cm,没有肺门淋巴结、纵隔及远处转移的现象[1]。其发病一般都和电离辐射、肺部慢性炎症以及环境职业暴露等有一定的关系[2]。若在发病早期就可以及时的通过肺部CT扫描,或者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再结合手术切除治疗,那么就能够将该病治愈,改善预后[3]。本文主要是对MRH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51例病历资料,所有的患者都同意本次研究,并且排除了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在40-85岁之间,平均年龄(57.18±3.55)岁,病程0.2-1年,平均病程(0.54±0.21)年;中腺癌18例,鳞癌15例,小细胞癌9例,未分化癌6例,中西分化癌3例。
1.2方法
         使用16排MRHCT来为所有患者机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进行扫描,将管电压值控制在120kV左右,将管电流值控制在80mA左右,然后再将层厚设置为8mm,矩阵设置为512×512。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让其采取仰卧的姿势,同时控制呼吸保持稳定,随后为其进行连续扫描。连续扫描结束后,使用精准薄层ct技术来为其软组织扫描,管电压、电流值同上,电流时间控制在90mAs。结束后,再对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在此过程中需要为患者使用含碘的造影剂,剂量为80mL,注射的速度为3mL/s,在注射结束后的0.25min、0.5min、1min、2min、5min分别进行扫描[4-6]。
1.3观察指标
         分析MRHCT技术对早期周围期小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和鉴别结果。
1.4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数据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准确率
         在51例患者中,MRHCT技术诊断出50例早期周围期小肺癌,准确率为98.04%(50/51)。
2.2鉴别结果
         (1)病变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左肺叶21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中叶12例,右肺下叶7例。根据其影像学结果可以发现,孤立性结节40例,其结节的大小大于2cm,在这之中有18例结节大小在1.2cm-1.5cm之间,有22例结节大小在1.5cm-2cm之间。多发性结节11例,结节大小均在0.6cm-1.5cm之间。
         (2)病变的内在部位和边缘形态。MRHCT技术检查后,其结节的特点表现为肺密度云雾样增高,但病变中的血管仍然清晰可见的小泡征,密度各不相同,呈小颗粒的蜂窝状,发生病变部分的边缘分叶较深。包在肺脏表面和贴在胸腔内壁的两层浆膜边缘呈玻璃样晕影的有15例,病变部分周围线影明显可见的有16例,胸部两层浆膜呈凹陷征的有10例,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多的有9例。除此之外,病变部分强化均匀的有27例,病变部分强化不均匀的有23例。而且,肿瘤和肺相连部分,分叶较深有18例,分叶较浅有10例,长毛刺可以一目了然看到的有8例,毛刺并未看到的有14例。
3讨论
         为早期周围期小肺癌患者,使用MRHCT技术诊断的速度比较快,在操作上简方便,可以显示的病变范围很大,分辨率也很高,而且还能够将患者因为在呼吸过程中出现的运动伪影消除掉。使用MRHCT技术诊断,能够让患者的重建层数不受限制,也可以对其发病位置的形状情况充分的进行观察;而且,也有利于发现微小的病变部分,观察其内部的密度情况;也可以从各个方面呈现出病变部分周围的现象,如肺癌的分叶特征等;同时还能够清晰的观察肺癌的病变位置和结节内部的大小,这些优势都可以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从本文对患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MRHCT技术诊断早期周围期小肺癌的准确率较高(98.04%),而且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肺部病变位置和结节的大小,内部的特征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为主,在边缘的形态上分叶较深,充分说明了MRHCT技术的实际有效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早期周围期小肺癌使用MRHCT技术诊断,不但能够准确的观察病变部分的情况,而且还能够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庄.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糖尿病天地,2020,17(4):187.
[2] 叶尔波力·木尔扎拜.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 小肺癌中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2):117-118.
[3] 王霞.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3):67.
[4] 张韬.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3):95-96.
[5] 刘润新.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8,37(6):8-10.
[6] 张新立,汪汉林.多排螺旋CT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效果及误诊率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9):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