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4102119850908XXXX
摘要:对于一些特定建筑来说,信息化系统不是选配系统,而是必配系统,要根据该建筑的用途进行配置。本文以上海徐汇区看守所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为例,基于对该系统所能够发挥功能的研究,分析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技术类型,并总结了各类技术的具体加入方法,从而让整个信息化系统可以按照要求运行。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安防系统;信息处理
引言: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看守所信息化系统所需要完成任务的分析,确定该系统要能够发挥监区的实时运行状态监管、人员定位、安全防护等功能,由于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较为庞大,所以需要建成专业的数据处理系统,而该系统要能够向不同的被控对象发送指令,确保存在的各项问题可以被第一时间发现。
1 工程概况
上海徐汇区看守所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起始于2018年5月份,任务是对各类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建立健全,涵盖的技术包括监管平台的建设、人员定位系统的完善、电力系统的优化以及监外机的投入。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该系统的整体配套方法、配置模式以及协同运行关系,防止整个系统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投入建设人员、监管人员和监理人员,笔者在该工程项目中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管理该项目的整体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预算管理等多个管理体系,让该功能能够在规定的时段内完成,让该系统可以全面建成管理体系。
2 上海市徐汇区看守所信息化系统使用的技术类型
2.1 安防监管系统
安防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会见人员、门禁系统以及其他针对人员的防护设施,包括在押人员活动状态的监管、在押人员的信息管理系统等,通过对于所有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让看守所中的工作人员根据当前所掌握的信息类型和在押人员的信息,把所有的数据都输入到已经建成的信息监管体系之内,以实现对于所有信息的全面综合把握。另一个是针对系统中环境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包括火灾预警系统、电力监管系统等,通过对于相关监管设施的加入和完善,可以让整个看守所的内部空间保持安全稳定,防止出现重大的人身安全事故。这两个系统从运行标准和建设难度来看具有较大的差别,需要采用不同的系统构造信息以及信息的收集渠道,获得所有的控制数据并且发出控制指令。
2.2 区域监视系统
区域监管系统主要是监外机,通过该设备可以显示在押人员的数量、个人信息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是针对看守所内部的各个子区域,都需要配置专业的摄像头以及相应的监管人员,根据该系统的运行方法,分析所需要发送的调整指令、所需要完成的监管工作任务,实现对各类参数的获得和使用,之后将所有取得的专业性结果进行的存储和上传,基于此实现对于内部空间环境的全面监管。另外考虑到该系统的重要性较高,所以需要建成备用系统,能够在原有的工作体系出现问题时,让备用系统第一时间投入运行,从而实现了对所有数据的有效监管。
2.3 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主要使用RFID控制技术,实现对于所有人员的定位,另外该系统也要能够和周边的信号接收装置建立长期的衔接体系,尤其是在看守所内部的走动信息、室内信息、室外信息等,让所有的信息类型都可以得到收集并实时显示,从而让内部空间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1]。在该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需要经过合适的优化和校核任务提高运行精度,包括和周边信号接收装置的连接质量、系统的定位精度、相关设施的装配水平等,所有的设备都要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另外从实际取得的工作结果上来看,也需要能够在发现该系统存在较大的工作误差时,第一时间把所有的数据提交给整个系统中的预警体系,最终让看守所中的工作人员根据专业化的检测标准和问题的处理与调整机制,实现对于定位装置的全面性校核,让该系统的运行精度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和保障。
2.4 信息处理系统
上海市徐汇区看守所的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视频数据、音频数据以及位置数据等,这类数据本身有不同的处理要求,故而信息流需要得到全面的保障,才可以防止出现信息的缺漏问题,这就要求在整个系统的建设过程,需要建立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
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主要工作项目首先是针对定位信息的核实处理,在具体的工作阶段,采用RFID定位技术,将所有的参数以数据指标的形式展示,以了解所有在押人员当前位置信息,其次是针对安防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监控系统、相关室内空间的视频信号等,这类信息通常能够占用较大的网络带宽,并且将获取的视频被存储到专业的数据库内,从而在后续的问题检查过程中进行及时性的调用。最后是对于其他信息的处理,包括环境的检测信息、所有人员的活动信息等。
3 上海市徐汇区看守所信息化系统的具体建设
3.1 安防监管系统建设
我这把系统的建设任务中,一个是针对人员管理方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另一个是针对看守所内部环境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前项工作中,首先需要建立专业的监管设施,包括监控摄像头、定位装置等,在各类设备的具体配置阶段,需要按照专业化的配置方法和安装标准完成信号的收集任务。比如针对看守所外部空间的监管,要配置高分辨率的摄像头,了解所有人员当前的生活状态。其次需要建立专业的数据传输体系,该过程中要根据各类数据的类型、信号流量、信息系统的工作标准,实现对于所有信息的合理调整,其中视频信号由于产生的数据流量较大,所以可以考虑建立专业的光纤通信系统,实现对于信号的及时传递。最后是通信系统和信号的处理装置与存储装置的端口连接,从而让服务器以及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存储各类数据。
对于看守所内部环境的安防设施,可以通过对于各种传感器的使用,将相关信息提交给相应的环境监管体系,并且根据不同问题的发生原因和消除方法,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有效控制[2]。比如针对火灾防护系统,需要建立烟雾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借助通信系统将收集到的信号直接传递给专业的处理服务器,该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在检测到某空间存在火灾险情时,监管信号的传递方向一个是险情报警系统,将该信息提交给监控系统的观察人员,另一个是直接提交给安防系统的处理服务器,其能够向消防设施发送控制信号,从而让出现的各种险情可以被第一时间排除。
3.2 区域监视系统建设
区域监视系统的建设阶段,首先是针对各类专业摄像头的配置,而配置过程中要能够在相关的通信系统连接,实现对于整个区域的全面监管,另外在一些特定区域,比如拜访区,也要加入音频记录设备,以了解是否存在不正当的信息交流模式。其次是要建立专业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需要采用有线通信模式,以防止出现信号的相互干扰问题,最后是通讯系统和信息处理服务器的端口连接,可以采用当前已经开发出的各类端口实现对于信息的收集、利用和存储,在技术的具体使用阶段,该系统要处于全天候、全时段的运行状态,从而让已经建立了信息化工作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之后保障其能够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体系。
3.3 人员定位系统建设
在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过程,首先需要借助RFID定位系统,建立专业化的配套设施,让所有人员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以及被羁押状态人员的活动过程中,佩戴该设施以展示人员的具体位置,同时该设施要能够向专业化的信号接收体系持续不断的发送相关信息,并被接收装置获取[3]。其次是针对该系统的后续调试工作,要能够在已经制定的信息处理系统之内,使用该设施实现对于内部空间、走廊空间以及室外空间的范围划定,当确定该设备能够将划定的结果直接提交给数据库时,则可认为该系统已经经过了调试工作。最后是该系统实际运行状态的分析,要能够在经过了后续的调试工作之后,通过试运行了解监管精度,当发现误差较小时,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3.4 信息处理系统建设
对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主要面向对象是针对服务器以及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可以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对于所有信息的存储以及调阅。而对于服务器系统,可以考虑形成虚拟服务器和物理服务器协同运行模式,其中虚拟服务器主要处理实时信息,降低服务器的整体运行压力,而物理服务器则是对于已经获得数据的后续处理,包括视频信息的压制、定位信息的传递等,并对其进行正确存储。
结论:综上所述,上海徐汇区看守所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所完成的任务包括监管系统的建设、安防系统的建设以及定位系统的建设等。在实际建设阶段,要根据各类系统所发挥的功能实现对于信息的合理传输,同时也要借助已经建成的数据处理体系,让最终获得的结果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进行筛选和传递,让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玫.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5):41-42.
[2]马春悦.新形势下建筑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管控工作探析[J].商讯,2020(16):65+67.
[3]刘文涛.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