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后,应该怎样锻炼!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罗兴琴
[导读] 脑卒中康复分为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早期康复、恢复中期康复和恢复后期康复

         脑卒中康复分为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早期康复、恢复中期康复和恢复后期康复,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及相关临床经验,越早干预其预后越好,也越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康复治疗宜早不宜晚: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的患病率已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除了高发病率外,脑卒中还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不少患者会遗留有肢体偏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不同程度的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的及时介入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更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后期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基础。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后患者生命体征已经稳定,病情不再进展的48个小时后即可开展,早期及时的康复治疗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
         2、早期要有治疗师参与:急性期通过科学且适宜的姿势摆放及定时翻身可以预防压疮,同时通过抗痉挛体位的摆放可以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后出现的以上肢屈曲肌肉痉挛、下肢伸展肌肉痉挛为主的偏瘫模式。
         在早期,治疗师会协助患者进行适宜的床上被动活动训练(包括功能电刺激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刺激偏瘫的肢体,一方面可以保持偏瘫侧肢体的关节活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偏瘫侧肢体肌肉张力的增加,进一步引发主动活动的早日出现,还可以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通过气压治疗等物理因子的治疗可以改善关节肿胀的情况,并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卒中早期往往有许多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此时通过口颜舌面操训练、进食体位及进食食物的性状选择、冰刺激等吞咽功能训练都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进一步避免误吸的发生,同时为早日拔出胃管打下基础。在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的目标主要为抑制不正常的肢体运动模式,缓解患侧肢体的肌肉张力的过度升高及预防关节挛缩等并发症。此时,康复治疗师会量体裁衣地为每位患者提供适宜的康复治疗方案,尽可能地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言语功能及手部功能。
         3、中后期加强主动训练:在恢复的中期,患者往往表现出一个非常高的肌肉张力状态,此期康复治疗以抑制不正常的肌肉张力,加强患者自主支配的运动训练为主。通过选择适宜的康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加强患者对自身运动的控制能力。而选择合适的作业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精细活动能力,为日后改善独立生活能力打下基础。


         4、在恢复后期,继续加强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同时需加强日常生活中需经常使用的一些活动(如穿衣、如厕、转移能力等)的训练,为患者回归家庭、社会做准备,而此期也可以适当选择适宜的辅助支具和矫形器来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在前6个月内较为显著,6个月后往往进入一个恢复平台期。在脑卒中的后遗症期康复治疗的目的往往集中在加强患者的残存能力及代偿性的功能训练上。康复治疗应贯穿整个脑卒中后的恢复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误用综合征以及各种并发症等,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为患者回归社会打下基础,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脑中风患者在家中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脑中风的患者来说,除了在医院之内短时间的康复训练以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中进行合理的康复联系,那么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我们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肩部的日常训练
         肩部位的训练主要是针对肩关节以及肩胛骨进行合理的状态训练,大致训练方式分为以下几种:1、肩胛骨的上抬练习:先让患者在椅子或者沙发上坐好,自主的进行肩胛骨上抬运动,每次训练的时间可持续在3-5分钟左右;2、辅助性的肩胛骨练习:让患者坐好之后,由亲属或者是陪护人员触碰患者的肩胛部位的下角,之后再将肩胛骨的下角部位进行上推工作,辅助肩胛骨部位进行被动的活动练习,每次练习的时间可以在3-5分钟左右;3、也可以进行摸高运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步提升训练的高度。
(二)肘关节以及手部的康复训练
         1、进行肘关节康复训练的时候,首先要是患者自己有意识的进行肘部的伸缩运动,同时也可以由患者的家属或者看护人员进行辅助,每次的训练时间大约在3-5分钟左右即可,康复训练完毕之后,可以使用硬性的塑料或者是质地偏薄的木板进行合理的固定,但是一天之内固定的时间不可以小于12个小时。
         2、手部的康复训练,首先可以由患者的家属或者是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进行手指的伸展训练,也可以将手指平放在桌面上,使用重量适宜的沙袋放置在患者的手部,从而保持患者的手部伸展状态,这项恢复运动每次持续的时间大约在3-5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让患者坐在长凳之上,在旁人辅助的前提之下,被动的将患者的各手指伸展之后放置于长凳之上,肘关节也同步处于伸展状态,身体的重心部位偏向于患者身侧,此项训练的时间大约3-5分钟即可,如果患者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制作手部的支具,辅助手指的状态始终保持在伸展的状态,护具的佩戴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0小时左右。手部的训练工作可以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抓握功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