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建筑工程的结构和类型也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整体的建筑工程中应用了混凝土结构,因为混凝土结构自身具有非常多的优点,通过对混凝土的使用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符合规定。但是,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楼板仍然可能产生裂缝,针对这一问题,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来对其进行完善。因此文章主要分析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
引言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虽然是建筑工程很普遍的现象,却是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的解决措施,但也不尽人意,期待相关人员深入研究裂缝产生的原因,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工程实践证明,不同结构和不同部位的裂缝,产生的形式也不一样,但造成的后果却是一样的,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楼板渗水,从而对楼板内的钢筋造成腐蚀,削弱了建筑物的耐久性。所以,要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才可以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工程难题。
1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基本概念
混凝土裂缝指的是,某种不连续现象出现在固体材料中。依照目前的科技水平,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现在能做到的是将裂缝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或减少发生概率以此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质量。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可依据以下进行划分:①裂缝宽度,依照不同大小的裂缝宽度,可将其分为宏观裂缝与微裂缝。一般以0.05mm界限肉眼可见裂缝范围裂缝小于0.05mm宽度为微裂缝,微裂缝作为混凝土材料的固有物理性质几乎是不可避免但其是无危险性的。而裂缝宽度大于等于0.05mm为宏观裂缝。②裂缝形态,a.走向及分布均无规则的无规则裂缝。b.出现在房间四角的45°左右的角部裂缝。c.1/3房间跨中范围,竖向或横向裂缝。d.沿预埋电线管走向的裂缝。e.沿现浇板根部墙(梁)上部的裂缝。③裂缝深度,混凝土结构裂缝深度h与构件厚度H的关系决定了裂缝深度的划分。可分为贯通、深层、浅层、和表面裂缝。a.当h≤0.1H时,为表面裂缝。b.当h在0.1H~0.5之间时,为浅层裂缝。c.当h≥0.5H时,为深层裂缝。d.当h=H时,为贯通裂缝。
2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
2.1施工材料不合理存放、使用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来讲,由于所处的工期时间较长,施工人员就很容易忽略对于施工材料的存放以及使用方式。很多时候许多施工人员往往会因为使用的便捷性,将众多的施工材料长期堆放在某一固定位置。这样就会由于这些材料的长期堆放而超过楼板的承受载荷范围,导致楼板长时间受力产生裂缝。其次,可能由于众多的材料都集中放置在不规则的楼板上导致楼板之间的间距变大,从而降低了模板承受的力度,进而引发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问题。
2.2收缩裂缝
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中,收缩裂缝主要分为三种:第一,胶凝裂缝。在施工中,水泥胶体的凝固过程中,铝酸三钙的体积会表现出大幅缩小,受此影响,混凝土材料则会表现出收缩之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联系,这一收缩情况会贯穿于水泥胶体的凝固过程。第二,干燥裂缝。在施工中,混凝土往往需要经过注水振捣,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中所包含的游离水会从中溢出来,并因此在混凝土中形成众多细小的孔道。随着上述孔道表面张力的扩大以及静置时间的延长,游离水分会渗透,混凝土表层因此发生收缩,进而导致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第三,碳化收缩。在混凝土中含有氧化钙、二氧化碳等,随着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的延长,二氧化碳与水气产生碳酸,并与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而这一转化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会有所减小,长此以往,导致混凝土楼板逐步形成裂缝,而且这一裂缝是由内而外生成。
2.3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尤为重要,设计不合理可能会使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出现以下不合理设计可能导致裂缝产生:①不规则的建筑平面,建筑设计时,为追求造型,在考虑通风、采光、日照等要求时,可能出现将建筑平面设计为平面凹口较多、不规则等形状。此种做法只满足了美观及功能,却忽略结构处理,有混凝土楼板开裂的隐患。②变形缝或伸缩缝设计不合理,不合理的伸缩缝或变形缝设计,当混凝土收缩时,其所受拉应力会集中于中部,这将导致横向裂缝的产生。③配筋设计不合理,配筋率和配筋形式是配筋设计是否合理的主要因素。配筋率设计较小,则安全储备低,叠加施工时的影响,现浇混凝土楼板将会出现裂缝。常见有两种楼板配筋形式:板底钢筋+负筋和双层双向形式。其中板底钢筋+负筋形式虽然可节约成本,但其混凝土楼板跨中位置仅仅只设有底层的钢筋,着很容易造成开裂,尤其是房屋的屋面、建筑物两端开间楼板、大开间的楼板。④基础设计不适合,地质勘探报告是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地质勘探报告不准确,会使设计不适合,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墙体和楼板因不均匀沉降出现裂缝。
⑤温度应力影响考虑不全面,房屋的屋面,其温度变化会产生楼板内外部的温差,屋面混凝土楼板会因温差产生应变及温度应力,若温度应变大于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变,则混凝土楼板将产生收缩裂缝,这种现象在未设隔热层的屋面上尤为明显。综上,忽略结构设计而过于强调使用功能,变形缝或伸缩缝设计不合理,配筋设计不合理,未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地质考察不明确等。这些不科学的设计,都可能导致裂缝产生于现浇混凝土楼板。
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
3.1优化原材料的管理机制
为了有效地改善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优化原材料的管理机制方面进行基础的改善。由于为了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在控制原材料质量方面是非常关键的,若是提高了原材料的管理机制,有效地改善了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存放和使用环节中的问题,就可以严格的控制现浇混凝土所用的施工材料的质量,都可以达到建筑工程所规范的要求,也会大大的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另外还可以在配制混凝土的环节过程当中,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来对混凝土的配置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也会大大的加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而整体的提升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质量。
3.2收缩裂缝的防治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收缩裂缝的防治主要从两个层面入手:第一,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针对施工中浇筑后的混凝土要做好遮盖处理,保持所浇筑混凝土周围环境的湿度;在夏季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浇水,如果施工所在地温差较大,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在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过程中,要能够尽可能减少出机塌落度,严格控制含砂率,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骨料的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第二,设置控制缝。在施工中,设置控制缝是应对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求施工人员将混凝土楼板的特定截面进行削弱,通过这种方式对可能出现的裂缝产生作用,促使裂缝能够预设的方向进行蔓延,但是这种预设的裂缝蔓延方式并不会对混凝土楼板的使用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混凝土楼板中,由间接作用所引发的裂缝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有效控制,通过设置控制缝,使其周围特定范围内的拉应力被消除,防止这一拉应力引发不必要的裂缝。在建筑施工中,控制缝通常被用于体量较大或者比较细长的单元。为了进一步提升控制缝使用效果,则可以将这一裂缝设置在应力集中的区域,使裂缝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防止裂缝出现无法控制的蔓延情况。通常情况下,楼板的控制缝距离应该保持在4.5—7.5米的范围内。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在设置控制缝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裂缝的位置进行合理划定,在划定时最好避开钢筋和止水片,进而充分发挥控制缝的实际作用。
3.3严控设计
分析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原因,重点关注混凝土楼板裂缝可能出现区域,参照进行结构设计。通常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先计算变形、荷载、裂缝,在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配筋。但实践表明,这还无法从根本上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进行有效的解决。基于此,在结构设计上还应做好三个措施:①依照有关标准及相关规范,对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增加耐久要求。②合理的布置保温层、屋面板温度钢筋、隔热层等。③配置合理的构造筋于可能产生集中应力的部位,在应立集中部位可采取钢筋网片或细直径的变形钢筋。只有这样严控设计标准,注意设计细节才能做好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工作。
3.4裂缝的处理方法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常见处理方法有四个,第一涂刷法;第二抹压法;第三试验法;第四补强法。具体的裂缝处理方法如下:第一,涂刷法。现浇混凝土楼板表面出现龟裂裂缝时,应对裂缝进行清理,确保无表层砂石料后,利用环氧树脂浆液对裂缝进行浇灌,对裂缝表层进行封闭。第二,抹压法。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常规裂缝,对其进行板缝清理后,利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对其进行抹缝、压平。当楼板的裂缝较大时,应相对裂缝进行开凹槽处理,在对其进行冲洗,最后利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对其进行抹压,完成对裂缝的修复。第三,试验法。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较大面积的裂缝时,要对楼板实施静载试验。对其结构安全性进行检验。必要时应对楼板进行加固处理,楼板上增设细石混凝土钢筋网片,有效提升板的整体性。第四,补强法。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危险裂缝时,应对其进行特殊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建筑事业发展迅速,工程技术已经步入世界领先的行列,但一些传统的老大难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同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却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当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依旧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该问题严重制约了工程后期的进度,更对整体建筑的质量埋下隐患,因此建筑施工部门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凌岳,王宇.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治理措施[J].四川建筑,2018,38(4):246-247.
[2]张莫愁.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及综合控制措施[D].长沙:中南大学,2014.
[3]惠陆宾,傅健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2):99-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