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环节、人员、工期等情况较为复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很容易造成超预算的情况发生。所以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管理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过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经验,针对造成超预算的问题原因,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的加强和改进,达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在经济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建筑工程中对工程作战预算控制的管理也越发严格,通过合理的造价预算控制,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中的资金使用效率,而且也可以保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造价预算进行有效的把控,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如果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超预算的问题,则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甚至还会使投资方和承包方的经济利益受损。
1建筑工程中存在造价超预算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
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便是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但当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并不合理,很多建筑项目都存在预算工作编制过于随意,不够正式。同时预算编制工作还缺乏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结合,这样就会影响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在工程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也没有对当前市场中的各种情况进行考虑,如果建筑市场的稳定性较差,那么可能会导致工程中出现超预算的问题。
1.2建筑工程中预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并且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发生改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甚至部分预算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过于的主观思维,在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中,没有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擅自的设计变更。而建筑工程中一旦出现工程设计变更,必然会增加工程施工中的预算,因此这也是影响着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一个原因。
1.3市场价格预见性不足
预算编制由于与人力、物力等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严重制约,如果不能够对市场价格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很容易造成预算编制与实际的市场价格不相符的情况,造成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超预算问题。且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变化可能性,所以不仅要对进行预算编制时的市场价格有所掌握,还要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规律,加强对变化的预见性。
1.4建筑工程中预算管理监管力度不足
在建筑工程进行预算工作管理的过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与工程造价预算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方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没有恪守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解决,抱着得过且过的工作心态,导致工程在施工后期审核不过关,出现大量的工程返工现象,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
2控制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管理措施
2.1制定科学合理造价预算编制
想要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做到严格的控制,避免超预算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先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编制制度,首先要注重专业人才的任用和培养,加强预算编制的专业能力。其次是做好对建筑工程相关技术和实际情况的详细了解,尤其是对于工程设计等方案的可行性要做好验证,避免出现设计问题导致的超预算问题。最后是运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包括对各项材料单价的计算等等,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学习等方式,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预算编制能力,从而使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有所提高。
2.2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质量
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的资金流动是很大的,应对此阶段的造价实行严格的控制。以预算为依据,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把控环节的资金使用,尽可能的减少工程成本投入,将造价控制在预算范围内。(1)在项目实施阶段,材料费用占项目成本支出的比重很大,技术人员应按照工程建设的实际发展要求,制定材料采购及供应计划。材料采购阶段,采购人员应找有信誉保证的供应商合作,在此基础上,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约材料采购成本。在材料供应时,应结合施工进度与供应计划进行材料供应,减少因材料存放太久造成的材料损坏情况,减少材料定损耗率。(2)技术人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每个施工工序都顺利实施,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因返工造成的超预算情况。(3)造价管理人员应确保预算内容能够充分落实,并对照预算表对各阶段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如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应及时上报修改,避免超预算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2.3确保工程预算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重新计算的情况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在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问题的产生,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具体而言就是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一方面需加强对预算管理和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再将价格控制纳入施工前、期间及之后工作中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善当前“轻管理、重工程”的发展现状,最终为预期施工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在进行价格管理作业中,施工单位还需从根本上严格遵守建筑方案和图纸,通过减少质量回馈来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可靠性参考依据的同时,最终为预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2.4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建筑工程预算监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受传统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编制的重心始终集中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给企业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随着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要想规避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出现,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对建筑工作预算工作的重视度,是极为必要的,即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工作人员既要考虑施工方案,也要考虑到图纸所需,以此来规避超预算问题的出现。此外,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基层产业机构和工作人员需从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开展造价预算管理工作,避免超预算现象的发生,以此在确保各项作业落实到位的同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结束语
在造价管理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置物力、财力、资源和资金,可以有效增大资源的利用率。且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还可以避免超预算发生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故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应加强对超预算问题的研究力度,以此更好的保证造价工作的质量,并最终实现企业的预期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翠翠.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J].河南建材,2019(3):107-108.
[2]张巨苗.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9(6):57-57.
[3]贾庆翔.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居舍,2019(15):7+204.
[4]庞洪彬.试析新形势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智能城市,2019(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