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9期   作者: 潘翰斌
[导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间竞争日益激烈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行业中站稳脚跟,获得更多收益,工程建设的各参与单位可谓是各显神通。对甲方而言,由于其受业主委派,代表建设单位管理、协调工程项目,所以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是其分内之事,而且做好这方面工作不仅能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还能起到宣传自身的作用。只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所以甲方在具体工作时会面临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效果,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本文从建筑全过程,即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来具体研究造价控制及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造价控制;管理方法
一、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实施的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涉及到建筑工程决策与竣工各个环节的内容,因此针对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实施意义的研究绝非仅仅针对其中的工程投资费用管理问题,而是从施工管理、工程设计以及建筑质量等多个环节促进工程建设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施过程不难看出,对于技术及工程实施环节的过分重视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忽视了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为了更好地改变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开展现状,应当积极从现有造价管理中进行必要的经验总结,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方法,从根本上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市场机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缺失
        当前建筑市场透明度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职能未能落实到位,在地方及行业保护背景下建筑工程招标信息显得并不充分,建筑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原则很难得到体现,这对于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实施显然造成了一定阻碍。从市场机制构建角度研究,建筑行业的市场价格机制虽然得到了有效确立,然而工程招投标环节计划价格的变动还是会给施工单位自主报价带来一些困境,当前的建筑市场价格机制并不能作为整体意义上的市场价格机制存在。
        2.2价格体系与资源分配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从建筑市场供给总量分析,近几年建筑供给能力与社会固定资产总额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而指导价格也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些因素均导致建筑市场的产品在机械费或是人工费消耗方面远远超过预期水平,这就必然导致市场价格信号失真问题的发生,建筑市场价格体系与资源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必定将促进建筑行业供给总量的扩增。
        2.3造价信息管理的滞后性
        当前建筑市场发展背景下,针对市场价格信息的及时捕捉是极其重要的,这对于承包商和业主都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国外建筑市场针对工程造价信息通常采取定期公布的方式,这对于工程造价估算极为必要。除此之外,不少建筑咨询公司也会对建筑市场的价格指数或是成本指数进行发布来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开展,这显然是我国造价信息管理方面亟需完善的问题。
三、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3.1构建统一的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
        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来讲,基于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工程计价的首要选择方式。该计价方式可减少招标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并最大程度的节约施工材料,降低施工的成本,更利于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对基于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是根据估计上通行的工程招投标所建立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实质是让报价最低者中标,并且是建立在完善的担保制度基础上。通过这种计价方法,可根据工程完成量的方式对工程进行结算,并根据市场价格对工程进行计算,可较好地反映工程量。
        3.2落实预算编制工作
        第一,根据市场变化需求,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深入地了解。

编制预算人员应该将预算编制工作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相结合,在编制预算工作开始之前,认真分析设计图纸,整理各项目的资金使用数据,收集工程资料,以市场走向为基础,了解建筑工程各项目的收费标准,保障相关造价预算的准确性。第二,落实编制工作还需要对建筑工程各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进行定位,这就需要预算编制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例如预算编制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建筑项目招标阶段的预算控制,根据业主对投资项目的建设时间、质量以及建设资金的要求,合理预算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
        3.3奠定标准的施工合同,降低合同变更成本
        大型工程的施工选择一个信誉高、施工质量好的施工单位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和完成。如何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这就必须运用竞争机制,以招标的形式選择合适的施工队伍,当某施工单位中标以后,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并促使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施工,以此保证建筑工程能够在限期内高质量的完成,实现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目的。
        3.4控制好购置费用
        设备、材料采购是项目工程建设的首要工作也是关键工作,两者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寿命,因而对此环节工作的控制,能够有效实现对整个造价工程的控制。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材料供应的渠道增多,但材料质量和价格的差距却较大,需要造价控制人员随时关注材料市场的变化,对施工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掌控,为竣工结算提供根据;然后,要对采购人员进行跟踪监督,确保购置材料、数量都在控制内,对于超出费用的材料、设备要对清单和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审核与对比。
        3.5加强库存管理,杜绝浪费现象
        在造价控制活动中,对项目的经费支出进行跟踪和测验,首先,在对单个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并做好累计分析,在累计预算成本统计和成本计算工资中,需要对施工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计划采购样品也需要进行定期检测,同时,还应该尽量提升货物周转效率。在施工原材料管理方面,需要做好保管工资,在库存管理方面,应该注意加强预警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库存信息反馈机制,对库存进行有效管理。在施工原材料的领用方面,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领用程序,同时,综合考虑施工材料的采购情况做好施工材料的发放工资。
        3.6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可以建立一支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从而培育专业的工程造价中介队伍。而政府也可以通过大力培育工程造价中介机构的方式,促进工程造价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其次,根据市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大力鼓励教育机构培养专业的造价管理高级人才,从而提高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三,鼓励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行造价管理再教育,由此培养更加具有实践性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第四,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自身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广泛了解和初步掌握有关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发挥自身的工作主动性,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预算技术水平和素质。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作为现阶段实现建筑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路径,在确保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及资源利用率方面至关重要,积极将造价控制与管理内容落实到实际施工环节当中对于工程经济效益是可靠的保障。面对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基本行业态势,我们需要端正对造价管理的态度,明确造价控制的实施意义,采取主动性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来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秩序化与科学化发展,切实提升工程建设各相关主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肖志.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之我见[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7(01):35~36.
        [2]刘颖.浅谈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8(01):27~28.
        [3]潘徐剑.小议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21):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