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中大都有项目投资决策不合理、投资规模、不完善、概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情况,导致建设单位受到巨大的经济亏损。这充分表露了当前项目造价静态管理有许多问题,亟需采取动态控制手段。文章主要介绍建筑项目造价特征,并探究了动态控制实施途径。
关键词:建筑项目;造价特征;动态控制;实施途径
新时期,建筑项目造价控制在建筑项目总体效益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建筑项目定额和数据价落后、全过程动态控制缺乏、缺少健全的建筑项目造价控制系统等,这些情况的出现极大限制着建筑项目造价控制的有序进行。所以,根据建筑项目造价动态变化特征,参考各种文献资料,对建筑项目造价动态控制实施途径进行合理分析具有显著作用。
1、建筑项目造价特征
建筑项目造价即为完成一个项目施工所预期要耗费的所有成本。从建设单位方面来说,项目造价是各项目的所有建设成本,涉及项目材料成本、机械设备成本、工具采购成本、建筑项目成本、人工成本、机械应用成本等。
1.1动态性
建筑项目造价包含劳动力、原料、机械设备等成本,其中,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市场、机械设备市场都已经开放,其价格始终处在动态变化状态下。所以,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项目造价必定存在内部的动态性(甚至能够认为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于投资决策、规划、施工等环节,也会出现许多很难预料的变化,导致建筑项目造价一直处在上下浮动当中。
1.2系统性
现代化高层结构通过许多不同的项目实体共同组成。一个大型的建筑项目涉及土石方、桩基、钢筋砼结构、主体结构、机电等许多子项目。所以,建筑项目造价存在系统性,需要对每个子项目展开精准核算。
1.3个别性
各个建筑工程所处地区地质、水文环境不可能完全一样,每个项目建设阶段的气候环境也绝不会一样,各个项目的造型、外形、结构、规格、功能需求也不会完全一样,所以任何建筑的项目造价均存在个别性,并不是“千人一面”。
2、建筑项目动态造价管理实施现状
2.1建筑项目定额和信息价落后
建筑项目定额属于建筑项目坐在控制的重要依据。当前,建筑项目定额已经慢慢从法定性朝着市场指标性改变,项目定额也和市场行情形成了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建筑项目定额调整期限是4年或5年,而建筑市场上人工、物料、机械等有关信息调整迅速,因此,定额的落后性对建筑项目造价动态控制带来了较大阻碍。
2.2缺少全过程动态控制
建筑施工的每个环节均和建筑项目造价密切联系,如招投标过程、施工过程、投资决策过程等。但是,实际建筑项目造价控制大都以招投标控制和施工造价控制为主,对设计过程的造价控制缺少重视,全过程建筑项目造价动态控制机制的缺乏,造成整个建筑项目造价动态控制质量不能得到明显提高。
2.3缺少健全的建筑项目造价控制系统
当前,建筑项目的数据资料大多以分类归档形式融入内部监控系统,而各建筑单位之间和各施工模块之间价格信息归档规范格式不相同[1]。加之造价控制者信息发布、整合效率较低,极大限制着建筑项目造价内容的动态显示作用和共享应用。
3、建筑项目造价动态控制实施途径
现有的建筑项目造价控制,采取的是前苏联的概预算定额控制体系,实施集中的定额控制,造价师按照设计图纸计量项目量,套用定额展开静态造价,计价模块复杂;定额量价合一,很难实时体现劳动力、原材料、机械设备的价格变化,最后导致估算少于概算,概算少于预算或预算少于结算。所以,建设单位需要对项目造价实行动态管控。
3.1项目决策过程
项目决策过程,投放的资金只占总投资的0.5%,对项目造价的影响却达到70%-80%。所以,建设单位需要对项目展开可操作性探究,拿出大量投资方案展开对比。在挑选建筑现场时,建设单位需要综合考量交通、地价、搬迁费等诸多因素,尽量减少建设成本。在挑选项目工艺方法、机械设施时,需要遵循适用性和经济性原则。另外,建筑企业还要仔细探究本单位本身财力、流动现金状况与银行贷款利息,且采取单位生产能力法、实体尺寸法以及朗格系数法展开动态投入估算。
3.2项目设计过程
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大体能够确定50%的建筑项目造价。所以,在项目设计过程,造价控制者能够从经济指标、工艺指标两大模块展开分析,整体考量限额规划、模块项目价值等要素,实现备选项目设计方案挑选。
在二次结构建设早期,为保障建筑项目各模块资源统一协调,建筑项目造价控制者能以项目进度、质量需求为主,科学管理现金流量配置方向,尽量减少项目造价成本。以项目工程安装预埋造价控制为例,按照建筑项目后续资金、机械设施、人资投入状况,根据各模块建设预埋点变化,能对建筑项目方案展开深入设计。
另外,在具体的备选设计方案挑选过程,建设项目管理者能以投资限额为前提,整体考量经济、质量、结构美观和环保绿化等因素,对建筑项目各模块设计指标和具体测量信息进行多角度分析,挑选出最好的建筑项目设计方案,确保实际项目造价在总投入限额标准之内[2]。在设计环节,建筑项目设计师采取BIM系统创建设计方案虚拟模型,及时调整位置、标高、大小等错位情况,主动和施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沟通,科学规划各专业模块作业量、经费资源,防止实际施工过程复杂设计变更引起的资金运行困难。必要条件下,设计方案制定好后,也能对整个建筑施工环节展开多角度跟踪,立即调整造价超额现象,尽量减少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设计变更引起的项目造价损失。
3.3项目招标过程
在项目招标过程,建设单位要鼓励具备较高信誉和资质、本身资本和实力很强、项目管理能力很高的施工单位参加竞标。建设单位也要按照设计方案制定项目量清单,由次确定标的 。施工单位得标后,建设单位要仔细起草合同,仔细记录建筑的项目质量、工程成本等条约,文字需要咬文嚼字,不留任何漏洞。
3.4项目施工过程
建筑项目造价中,材料成本大概占总额的70%左右。所以,建设单位需要责成施工单位采取价值项目理论,选择价格低、功能全的原材料。而且,建设单位也需要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保障材料性能(这一点要写入合同中)。施工单位在购买材料时,需要组织许多互不认识的技术人员仔细检查材料质量,以保证材料性能[3]。运送材料时,需要选取最短路线,尽可能降低运输费用。材料入场后进行统一式封闭保存,施工单位要按照施工合同科学应用材料,禁止浪费。
在项目施工环节,施工单位需要制定绩效考评机制,完善资源分配,采用先进技术方式进行施工,以减少施工成本,如果出现误差,要提出多个技术方案,然后展开技术经济探究,选取最好方案处理误差。建设单位要进行全过程现场监管,监督施工单位规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出现项目变更,双方要查明项目变更出现的原因、范围,尽量缩小项目变更对项目质量带来的影响。
4、结束语
文章经过分析当前建筑项目造价特征和动态控制实施途径能够发现,作为建筑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已是建筑建设中探究的主要内容。动态控制是一种高效的项目造价控制手段,经分析其实施现状,保障了项目造价动态控制的正常开展。简而言之,在项目造价控制环节,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各种技术标准,以及实际情况完善方法,在保障建筑项目造价科学性的前提下提高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青莹.建筑工程造价特点及动态控制实施方法研究[J].河北农机,2019(06):33.
[2]葛文震.建筑工程造价特点及动态控制实施方法研究[J].四川水泥,2019(03):186.
[3]史立梅.建筑工程造价特点及动态控制实施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0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