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水利工程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改善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涉及大量信息、数据、资料,而当前对于各类数据资料的搜索、获取、传输、使用要求不断升高。为确保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必须通过完善的信息技术体系,对经营管理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处理、整合、存储,提升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程度,为水利工程的运营管理带来便利。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推动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水利工程管理理念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建设和管理并重所取代,这一理念也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发展的依据。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之中,促进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1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1.实践当前治水思路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国将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这一标准,传统水利工程管理必须向现代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等管理模式进行转变,才能更好地实现解决水资源不足、洪涝灾害处理、水污染等治水目标,因此,必须加快推动信息化技术应用。2.满足防汛决策指挥标准的需求,水利工程设施的最终功能是实现各类水资源调配,存在各类水情、工情信息,这些都是影响各地防汛决策的要素。采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方法,能够大大提升各类信息的监测、传输准确性、时效性,以便降低各类灾害带来的损失。3.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水利工程作为传统行业类型,其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任务与其他行业对比较为复杂、繁重。而将信息化应用其中,能够建立有效的决策体系、资源监控系统、工程评价管理体系等,实现管理方法、技术方法的创新,增加行业科技含量,提升水利工程服务水平。
2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
2.1水利工程信息化中的制度建设
同时我们也需注意的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制度作为基础。根据水利单位实际发展状况,制定适合的制度体系,同时应当确保保证制度方案的可行性。在大数据的时代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难度也大大加强,强劲的软硬件必不可少。另外一个方面,不光需要有制度和基础平台的,同时单位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也十分重要,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不断累积新技术的操作经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2.2进一步优化组织管理结构
组织管理结构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组织管理结构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水利部门需要在最底层构建网络平台体系,借助网络平台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除了构建属于基层水利部门自身的信息化网络外,还需要政府牵头构建水利工程领域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借助该平台可以将各个工程信息、气象信息等纳入其中,提高不同层级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建立便于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能促使水利工程与其他领域联系在一起,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管理水平,促使工程项目进一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3做好资源层的建设
统一存储和管理数据,是资源层主要的功能。与此同时,资源层还可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采集和处理数据,促进信息的交流,以促进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其他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共享。此外,有关单位还要树立安全意识,做好信息安全防护。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与网络相连接,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故系统容易受到木马和病毒的威胁,为消除安全隐患,有关单位应制定安全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此外,下载杀毒软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亦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总而言之,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有助于促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和发展。
2.4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在数据采集工作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实时采集大量数据,且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要能够予以有效保证。在此期间,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开展各类数据采集工作,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所采集的各类数据准确度高、实时性好。而且在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相关数据的过程中,还能结合现场各类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对其进行修正、更新,提供更为完善的系统安全保障,并且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不仅能够收集传统管理数据,还能对各类特殊需求的数据进行采集,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在水利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加之各类突发状况的存在,导致传统管理技术形式下所获取的数据存在误差,而依托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能够灵活、快速地获取各类数据,并按照相应规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所采集的有效数据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运营状况的有效监督。
2.5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离不开高素质信息化人才,水利工程管理需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开展多样式的学习模式,确保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此外,还要向工作人员普及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知识,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软件,为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人员录用上提高招聘门槛,加强对录用人员学历的考核,实施笔试、面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做好入职前人员的培训工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6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且这些数据对于工程管理而言十分关键,如果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则很难发挥出这些数据的价值。故应用信息化技术,通过数据库的构建,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施工管理方法,有助于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数据库,查询和调用数据信息,以推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7利用已建设的系统网络
能够对系统内部计算机文件进行访问,获取所需的水利工程管理文档、资料、数据等内容。在建立水利工程管理网络前,设计相应的资料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各个管理机构的文件都能保存在对应的计算机上,并确定相应事务的处理流程、文件整理规则、计算机联网权限等内容。水利工程管理系统涉及内容众多、数据复杂、数据总量大,其备份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可以通过各类技术方法提升备份工作可靠性,最终确保各类文件能够得到妥善保存,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结语
信息技术是当前各个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能够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因此,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注意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推动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中去,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科学化,提升工程运营管理工作水平,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为经济、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洪升,全京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8,9(12):146-147.
[2]黄智丰.浅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63.
[3]张志横.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22):120-121.
[4]张桂红.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2327.
[5]李苗苗.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