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工程造价改善措施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9期   作者:邓玉
[导读] 现阶段,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而建筑工程周期也在不断的增加

        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而建筑工程周期也在不断的增加。而针对建设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其中会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进而就要求工程造价监管人员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状况,时刻掌握市场价格,然后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另外,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建筑工程造价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俗来讲,在新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对策,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企业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1.1人工因素
        通常情况下,在项目中人工费占据较大的比例,一般都会占据总工程费用的20%,大部分都用在人员劳作以及停工方面,还有部分需要用在施工奖励以及对人员的培训上。建筑质量对于项目而言十分重要,所以加强员工的施工水平比较重要。做好针对性地调整,缩短工作日,降低每日的资金消耗,进而减少工程成本的使用。
        1.2材料因素
        一般情况下,材料费用会占据总工程费的60%左右,材料费跟工程项目以及市场有关。首先,要明确工程项目的整体需求,根据需求做好相应的调控。其次,根据需求去采购材料,同时还要时刻调查好市场的材料变化情况。根据实质情况进行限价采购或是批价采购,并控制好材料费用的使用。最后,要做好现场管理,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运输工作、材料的储存工作等,并做好成本方面的调控。
        1.3机械因素
        通常情况下,机械费用会占据总工程费的10%左右。要根据建筑需求做好相应的机械方案措施,做好工序的调整以及组织工作,需要考虑到机械性能和操作等多个方面。同时,机械操作对于人员的能力有一定的需求,为避免不规范操作或是操作不熟练出现等问题的出现,应该加强人员方面的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而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4经营管理因素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其工作内容需要根据最初设计展开,科学选取施工计划以及结算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相应的合同上做好调整。如发现合同中有未详细标注的内容,应该立即进行补充条款的签署。由于当前建筑项目类型相对比较多,而且规模形式也有所不同,相关合同内容也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内容都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1.5其他影响因素
        工程造价构成的其他因素也是不容小视的问题。例如,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价格政策变动以及金融变动等,都是属于建筑项目中的其他因素,它关乎到建筑行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同时还对一些企业的投资方向、项目规模等都有影响,而建筑行业的发展还牵连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2.1?实施工程设计优化
        消除工程设计方案的不合理设计能够达到降低工程实际造价的效果,此时,需要相关人员对设计工作展开细化与优化[2]。在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时,必须组织设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切实掌握现场的地理地势、水文与地质条件、气候变化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建筑工程的性质与实际建设需求完成设计。在此基础上,应对工程各个建设阶段的费用进行预估,以此完成项目预算计划的编制,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
        同时,应对多种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展开对比,确定最优方案并展开分析审核,确定其中的问题并制定解决策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展开设计与经济、方案与造价之间的关系协调,在保证建设目标、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2.2?展开全方位的项目施工管理
        (1)施工材料
        结合工程要求与设计方案制订材料采购计划,选择诚信的供应商,并对其提供的样本展开质检;在材料入场前清点数量,并检测材料质量,严禁质量不达标材料入场;使用条形码完成材料使用量的动态管理,避免材料重复领用、浪费等问题的发生;结合管理系统中显示的材料剩余量及时补充材料,防止因材料不足发生工期延长问题,致使成本上升;使用前进行材料质检,不得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以此降低返工概率,降低工程造价。
        (2)施工设备
        结合工程要求与设计方案制订设备租赁计划,选择诚信的供应商,并对其提供的设备展开性能检验;定期落实设备的检修维护,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工期延长,引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设备损毁问题,防止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尽可能保证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在允许情况下),缩减设备租赁时间,降低工程成本;使用物联网技术展开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丢失。
        (3)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与建筑工程成本造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当施工进度下降、施工工期延长,势必会导致造价成本上涨。因此,应当结合工程总体进度要求设定季度、月度以及周计划,并定期展开进度汇报,反思进度缓慢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4)施工质量
        定期与不定期地展开施工质量检查;针对重点项目、关键施工节点、隐蔽工程等实施质检,结合责任制与奖惩制度提升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视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由于质量不达标导致的返工、停工整顿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为避免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产生影响,导致工程造价上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
        第一,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人员管理。依托项目施工内容确定人员聘用标准,保证所有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组织结构优化。笔者认为,应当在落实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短期的岗位技术强化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明确该项目施工要点,掌握并熟练使用对应施工技术,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返工问题的产生,以免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第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人员管理,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与质量意识教育,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确保项目施工有序展开,将建筑工程的造价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2.4完善市场监督体制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市场变化,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将监督管理目标进行优化处理,保证责任到人,加强对相关监理部门日常工作的监管,强化其专业水平,增强其监管能力。其次,建筑人员需要把项目实施信息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结合市场变化开展相应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最后,建设人员需要结合规章要求,严格核对施工过程资金消耗情况,避免发生违法行为,例如资金浪费、私自挪用公款等。
        3结束语
        为了能够充分保障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并且达到预期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更加稳定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就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因素的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有效降低工程造价,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此过程中,还应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明确了解,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从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进行入手,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充分保障工程造价能够符合相关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国超.浅析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2):212,214.
[2]魏立峰.关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优化策略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18,30(3):9-13.
[3]张海琳.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12):57-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