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开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新时期城市建筑景观品质的提升使得屋顶花园成为十分普遍的绿化项目,其设计和施工复杂度较高,因此需要在项目建设中完成升级和优化。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盈港路北侧的12-05地块绿化工程为例,围绕结构施工等方面分析该项目施工管理技术以及绿化植物配置要点,进而增加建筑绿化面积。
关键词:屋顶花园工程;施工管理;绿化植物
前言:屋顶花园具有净化空气、保温隔热的优势,可以在建筑混凝土结构上加入自然因素,能够丰富建筑的实际活动空间,增加绿化面积。因此,有必要在屋顶花园工程中将建筑元素和景观设计要点相结合,针对施工设计中的问题,围绕因地制宜的原则,融入植物学和建筑学知识,突出项目建设的环保和绿色功能。
1 项目背景概述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盈港路北侧的12-05地块,该区域的北侧是华纺路、西侧是青松公路、南侧为17号轨道交通的青浦新城站。绿化总面积是17500m2,工程总造价为1630.3060万元。该工程地处青浦区的关键黄金区域,车辆及人流密集,因此需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项目建设中应关注质量和安全因素,即屋顶花园绿化种植及花园铺装模块。
2 屋顶花园工程施工及绿化植物配置要点分析
2.1 设计分析
第一,屋顶花园设计需要和建筑功能相结合,在建设室外花园时应充分借助楼外风景和屋顶阳光,建设餐饮聚会、花卉种植空间,确保疏散出口符合建筑规范。第二,周边空间设计。在设计花园时应围绕空间场地面积、植物组合情况等方面进行设置,如观赏点和构筑物高度要留有一定距离。第三,分析建筑风格。屋顶花园在设计阶段需要分析总体建筑情况,进而定位花园基调,为后续色彩线条设置提供依据。此外,在设计花园构成要素时,应融入室外文化主题和建筑文化元素,提升屋顶花园的美观度和艺术内涵。
2.2 工程施工要点
2.2.1基层施工
屋顶花园施工阶段由于植物设置会增加重力构成,在混凝土工程中应提高抗裂纹水平,优化可压缩性和渗透性,保证区域湿度。防裂纹的关键是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均匀度,因此建议在首次浇筑混凝土时完成压实处理,并注意载荷,降低温度变化幅度,科学控制材料配合比,保证屋顶花园质量。浇筑混凝土模板时,需要控制屋面湿度,把控浇筑量。通过压光操作缓解混凝土裂缝情况,在后续区域使用中优化养护操作,科学控制施工材料的混合质量。
2.2.2防水层和排水层施工
屋顶花园防水施工十分关键,需要使用合格材料并完成设计规划。屋顶花园设置排水层和阻隔层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的良性生长,排出多余雨水,确保植物根系不会因浸泡在水中而被闷坏。因此,可以在植物层上覆盖介质,如玉石、陶粒、塑料排水板,使用无纺布制作绝缘层。屋顶排水和防水工作是确保项目质量的关键,因此,项目建设阶段需要结合建筑屋面的具体结构,增加多个防水设施。例如,在项目准备阶段提前铺设防水材料,发挥阻根层的效果。同时,结合绿化的立体情况,确保基质层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并具备蓄水性、渗透性和空间稳定性。
在铺设防水材料时,应延伸建筑侧墙高度,确保其高出基质层15cm,当施工完成后需要全面检测屋顶排水情况,及时处理下水口杂物[1]。同时,使用聚乙烯、合金、橡胶等材料铺设隔根层,设置在排水层下侧,宽度超过1m,延伸至侧墙面15-20cm的区域。屋顶排水工程中应在过滤层下部设置蓄水层和排水层,使用排水板、排水管、陶粒等材料,提升植物根系的透气性。建议在基质内添加保水剂,促进植物生长,并选择陶粒、碎石铺设疏水层,粒径控制在20-40mm。
2.2.3载荷控制
屋顶花园建设过程中应保证安全性,其中载荷是主要因素。在建设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防水设施操作安全、结构承重、屋顶防护栏、屋顶女儿墙、植物设置的牢固性等。由于常规的土壤环境难以满足上述需求,建议将人工土壤与多种介质相融合,如珍珠岩人工土壤。因此,在屋顶施工阶段需要保证绿化土壤、防水以及载荷的质量。此外,应科学设置种植层和阻根层。建筑结构的主要功能包含蓄水、排水、过滤等,屋顶种植层属于自然结构,需在底部铺设防水层。此外,若想节约屋顶维修费用,建议设置阻根层。将防水层和屋顶四角进行焊接,进而提升项目工程的防水性和阻根性。
2.2.4施工进度控制
当单位收取中标通知后,应围绕材料、设备、人员等要素立即组织准备工作。结合投保文件内的项目建设进度规划图表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将进度计划上报到监理部门完成审批。同时,在施工阶段需要依据进度计划科学配置设备和劳动力的操作顺序,每日制作安全台帐,规避安全隐患和事故,加快施工进度。
2.2.5铺装过程
景观铺装阶段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避免材料明显色差,影响美观度。2)结合现场施工尺寸选择材料规格,提高尺寸计算精确度。如对于异性石材,应利用水刀完成切割,提升铺贴美观度。3)施工过程要保证质量,提高铺装精细度。4)针对特殊面层材料,需要采取“定向加工、实地安装”的方式进行[2]。
2.3植物植物要点
2.3.1选择植物
不同建筑屋顶花园环境具有差异性,因此应科学选择植物的种类。例如,在挑选乔木时,切勿选择树根深、树形高大的类型,原因是此树木容易被大风吹倒,且植物根系会进入防水层,破坏建筑结构。因此,建议选择树冠适中、生长缓慢、根系较浅的乔木,确保其高度低于2.5m。可以在屋顶花园中融入花卉、色块、地被和观叶植物。选择管理粗放、生命力强的植物,充分发挥景观优势。此外,需要在选择植物时考虑屋面排水和防水要素,将建筑立方边缘和花园种植面相隔离。例如,利用厚度是20-50cm的陶粒、碎石进行铺装,注意防滑性和美观性,确保其和周边结构地形相协调。在选择材料时应重点降低屋顶的载荷,确保项目施工质量。
2.3.2植物种植
植物种植之前应构建基础设施,同时计算载荷、养分和水分。结合设计标准铺设庭院植物,针对多种植物设置地基。比如,天然土壤无法应用于屋顶绿化工程中,需要在粘土内加入火山岩石、粘土颗粒。制作常规项目中的人造基质层时,主要应用直径是5-8mm的膨胀岩石、蓖麻石、黏土砖,增加水的渗透率和空隙率。注意草、灌木、树木等植物需要在栽培阶段移植。栽植植被时,土壤应低于植物总质量的50%,保证土壤肥沃优质。屋顶花园中常见的土壤包含珍珠岩和木屑种植土壤,前者是在1m3土壤内加入100kg的膨胀珍珠岩,后者是在普通土壤内加入木屑,可以降低土壤质量,减轻屋顶承重[3]。
2.3.3基质配置
屋顶花园位置特殊,因此其基质应具备蓄水性和渗透性。在配置基质时主要类型有两种:其一,改良土。包含轻质骨料、田园土、肥料。其二,轻质基质。借助非金属矿物质,依据植物的实际特点制作人工土壤,具有洁净、通透的优势,基质的重量要求为1300kg/m3。屋顶草本花卉、草皮的土层厚度为16-20cm,灌木的深度是30-40cm,乔木的深度是60-80cm。此外,种植层应保持原屋面排水层的坡度,结合现场排水坡度方向进行调整。
2.3.4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的原则如下:1)造景要素。以攀援植物、地被植物、草坪、低矮灌木为主。2)适应性要素。选择本地常见的植物种类以及引种成功的植物类型。3)选择容易移植、耐干旱、耐高温的植物。此外,在植被配置阶段需要分析现场实际情况,若出现病虫问题,应及时移除树木,防止病害向其他植物传播。同时,在树木种植边缘区域设置固定框,焊接并埋设不锈钢拉环。
2.3.5运苗与假植
其一,树苗运输。运苗和假植工作质量关系到苗木最终的生长状态,在运输苗木之前需要筛选不合要求的类型,补齐数量。在运输车厢中铺设草袋,防止坚硬的车板对苗木造成损害。同时,需要安排专人随车运输,留意苫布需完全覆盖苗木。若运输过程中路途较短,建议不要停留;如果运输路程较远,可以中途在阴凉位置休息。若运输过程中处于夏季阶段且温度较高,可以在17:00左右运输到指定位置,并完成卸车。注意在卸车阶段应注意树苗完整性,做到轻拿轻放。
其二,树苗假植。当苗木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应立即栽植。对于无法及时栽种的树苗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假植,主要过程如下:首先,利用草袋覆盖裸根苗,并在栽植区域周边挖出浅沟,在栽植时确保苗木呈一定角度倾斜入置,再覆土埋根。其次,假植完成后应用荫网遮覆盖。若假植时间较长,建议在施工区域周边挖设深度30-50cm、跨宽度1.5-2cm的假植沟,长度随实际情况确定。最后,结合树苗的种类进行假植,完成标记。若土壤较干需要科学浇水,但应合理控制土层水分。
结论:综上所述,屋顶花园工程在建设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因此在设计之前有必要全面分析建筑条件,明确建筑风格、花园空间、建筑功能。依托建筑实际情况对绿化植物完成布局配置,进而将主体建筑和屋顶花园相互融合,突出项目建设的适宜性和整体性,提升建筑工程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伍知行,彭亚峰.某工程屋顶花园改造设计方法浅析[J].安徽建筑,2019,26(12):57-58+84.
[2]李涛.绿色屋顶生态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9.
[3]张旭,韩坤,韩超.屋顶花园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