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92119910215XXXX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我国作为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在持续的学习以及研究当中,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一方面能够保证项目性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更是保证居民生命安全不受到威胁的关键。文章结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引言:地震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不利于经济等方面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更会严重的威胁到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我国作为地震灾害频繁出现的国家之一,当前最紧急的任务就是研究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文章以此为核心,提出了抗震设计要点,希望能够切实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
1.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地震灾害来讲,如果出现地震危险,一方面会对建筑项目有着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更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像之前我国出现的唐山大地震或者是汶川地震等,都给社会以及地区居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发展,高层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自然也决定了居民人口密度的增加,此时如果发生地震危险,那么带来的将是恶劣的后果。从目前来看,我国当前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完全把握住地震灾害,为了能够降低地震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大多数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秉持的都是“小震不破坏建筑结构、中震建筑可加固、大震建筑不倒”的原则,虽然能够保证项目结构处于极高的抗震性能,但是,如果地区频繁出现中小型地震问题,必然会对建筑结构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威胁,在后期建筑项目维修当中,必然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等,该种现象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有着严重影响,由此来看,做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极为关键。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要点分析
2.1建筑场地的选择
为了能够确保建筑结构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那么前期工作人员选择好建筑场地至关重要。在建筑场地选择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将重心放在开阔或者是比较平缓的区域下,当然也需要对现场当中土壤结构的硬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来达到后期建筑项目较强的承载标准。除此之外,像河岸周边或者是山区以及有着较软土质的地区,都不能作为建筑结构的施工场地,正因为该些部分有着较差的承载性能,如果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结构自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在工作人员选择建筑场地过程中,也不能选择山体滑坡或者是易发泥石流等危险的地区,降低地震给建筑结构带来损害程度的同时,更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具备良好的抗震效果。
2.2抗震结构的选择
要想能够保证建筑结构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那么对抗震结构进行有效选择极为关键。在选择抗震结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将核心放在距离极高刚度以及较强硬度的建筑主体结构当中,结合现场各方面条件提前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计划[1],一方面能够避免后期建筑结构变形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更能够保证整体结构达到极高的稳定性标准。从抗震结构选择方面出发,工作人员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身为建筑结构的相关设计人员,应该秉持全面性以及深入性的原则,融合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效果,对其强度以及硬度等提出更高的关注。
;第二,从抗震结构视角下进行分析,设计人员必须要求其具备良好的承载性能以及变形性能,从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出发,还必须要形成良好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能,进而从能够更好的应对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威胁;第三,工作人员从建筑场地现场环境下出发,首先需要对计算简图以及地震的传播过程等进行详细的分析,鉴于其中的楼屋盖梁系环节,在设计人员进行设置环节当中,应该选取垂直重力荷载,希望能够在较短的过程当中,分布地震荷载力量,确保其中的墙柱等结构,都能够分散地震荷载,在设置结构进行交换环节当中,对于其中的上部分结构体系来讲,伴随着垂直方向的荷载力量,能够实施一次或者以上的转换;第四,在工作人员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先对结构的破坏程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严禁因为较强压力等部分对结构造成的威胁。
2.3平面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要想能够切实提高整体项目的质量以及性能,那么设计人员就必须对平面设置环节提高重视。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对平面结构进行有效的设置,促使其中的建筑结构功能实现全面的划分,保证整个结构的功能区更具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提高结构的实用价值。另外,对于平面布置设计工作来讲,主要就是工作人员围绕结构的梁、板等部分下加以有效设计,促使项目达到良好承载性能的同时,也是建筑结构具备良好强度的重要保证。鉴于此,在进行建筑结构平面布置过程当中,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融合结构的性能标准为核心,另一方面从结构的内部区域下进行分析,也必须达到合理性的设计目标,最终在面对地震灾害时,才能够保证建筑内部各个结构实现良好的坚固水平,不仅能够极大的保护建筑结构,而且还能够极大的保护建筑内部结构,必然地震给居民造成严重的威胁[2]。比如,在设计人员布置结构电梯井工序当中,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对结构刚度方面提高重视,富过分重视结构营造的美观性的基础上,自然降低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工作人员在结构的角落区域下,在设置电梯井以后,本身电梯井就有着良好的刚度,那么鉴于地震灾害时,其中的结构就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会对其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损失。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对墙体部分进行布置过程中,因为没有对墙体部分提高认识,在没有融合承载性能等方面的基础上,就会导致墙体不均匀受力现象的发生,基于地震灾害过程中,因为扭转性能的限制,引发建筑结构变形等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当然还有些结构在传输力的环节当中,因为工作人员没有对齐内隔墙,在对建筑结构每一层性能等比较看重的基础上,自然降低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此时面对地震灾害,结构内部无法有效的传递力,其中某些核心的位置就会因为有着较大的受力作用,威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面对该种现状下,工作人员必须对建筑结构的平面设计工作提高重视,全面融合结构的强度以及刚度等方面,降低地震给结构造成的威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整合结构的性能以及抗震价值,将其有效的融入到建筑结构的平面设计当中,由此一来,才能够切实提高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当中的应用价值[3]。
结论:
简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鉴于地震问题下,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结构不受到损坏,文章详细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只有做好建筑场地的选择工作,合理的选择抗震结构,做好各项数据计算的基础上,才能够切实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居民生命安全不受到威胁的同时,更能够为我国经济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华颖.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20(06):27-28.
[2]周静.刍议建筑结构中关于抗震设计的若干问题[J].房地产导刊,2019(29).
[3]谭志鹏.刍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加固改造[J].低碳世界,2018(18):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