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结合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空间思维能力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李梅芳
[导读] :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所要注重发展的教育技能。
        概要: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所要注重发展的教育技能。数学空间思维的发展,是小学生所要加强注重的,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教师要多进行思维发展方法的深入研究。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教”中逐渐学会“学”的真谛。本篇在浅析小学数学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为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发展在数学中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分析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研究适当的发展数学空间思维的能力。

        一、案例背景
        本学期,在课题教研小组组织的会议中,对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进行讨论,发现学生对空间几何的知识掌握度较好,但关于空间想象能力有所欠缺,在面对有关空间思维能力的问题时容易出现差错,因此,课题组教师们着重讨论了怎样结合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进行实践。教师们充分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探寻有效方式,并进行充足准备。
        二、案例描述
        本次实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分别是督促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观察、导入游戏培养思维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具辅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三方面。课前,我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用具,并请同学们在座位上做好。
        上课铃响之后,为了让学生们收心到课堂中,我先进行了课堂氛围的活跃,拿出本节课用到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教具,以及篮球、纸抽、魔方等物品,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能说出老师面前的都是什么东西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呢?”由于所拿物品是学生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大家纷纷积极回答。接下来,我让学生描述这些物品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运动,并请同学们上台展示。学生拿球滚动的同时,我问大家,篮球在运动过程中外观有什么改变吗?学生齐声回答没有。接下来,我请另一位同学进行纸抽的运动,并要求每次只能活动一面,同时请大家观察纸抽在每次运动后,大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发现,纸抽每运动之后,对着自己那一面也会换成另一面,换成不同的形状,这时我给大家展示了长方体的框架,让学生试着在自己脑中模拟它的空间运动方式。然后我对学生说“大家看老师手里这个拼好的魔方,是不是六个面的颜色都不一样呢。那么一会我们来做个游戏,大家记忆魔方每个面的颜色和布局,老师会给魔方进行不同步骤的转动,它每一次走动都会留下一个脚印,看大家能不能准确说出脚印的颜色。”同学们跃跃欲试,于是我将魔方向右转了两圈,学生能很快说出“脚印”的颜色,但当我进行比较复杂的旋转,向右转两圈再向上转三圈之后,学生就难以想象了。

为了让学生不气馁我跟大家说“直接的空间想象难度很大,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刚刚我们是按照路径找脚印,这次呢老师把脚印给印好了,同学们开动自己的脑筋来探索一下魔方的行动轨迹吧。”我用多媒体播放事先调整好的轨迹图形,把魔方放在其中一格,让学生们根据下一个颜色说出应该向哪个方向转,有明确的物品在,学生能够根据上面的颜色进行想象,降低了空间想象的难度,大家对这个游戏十分感兴趣,也掌握了一些小技巧。
        学生在离开实物展示后,还是会面临空间想象难的问题,接下来我将班级分成12个小组,每组4名学生,并分给每组一套教具,给学生限时五分钟,看哪组能利用现有工具拼出更多的立体图形;比赛开始后,学生立刻动手开始实践,拼出来的有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其他多面体,比赛结束后,我对学生说“大家刚刚的表现都非常棒,也拼出了很多咱们还没有学到的立体图形,这说明大家的空间想象能力都非常好,那么同学们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组成的几何体吗,说说它有几个面、几条边,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把它再拆开能有几种摆法?”接下来每个小组都派出代表进行展示,过程中学生也积极讨论,能指出发现的问题,并且充分投入了注意力。我给每位同学予以掌声和表扬,力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起他们对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在良性环境下学习。
        课程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几项任务,“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对空间概念有所了解,并且据老师观察每位同学都有非常棒的空间思维能力,那么课下大家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画出它可能的运动轨迹或者拆分图,老师期待大家的答案哦!”
        三、案例反思
        这一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1、数学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学科,而空间思维能力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十分容易受打击,并且会对数学产生畏惧、规避心理。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比较趣味的方式进行教学融合,像课前小游戏,先让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再进行知识的传授。
        2、在直接教授比较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合理利用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对概念性、逻辑性的知识进行理解,把它们转变成具象化的、可以实际触摸的东西,有了思维媒介,课程的教授也就更容易。同时也不能操之过急,应该选取合适的方式,保证教学质量,教具是辅助,教学是关键。
        3、小学生的思维较简单,对于表扬和批评都很敏感,因此一定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对表现好的地方不吝惜赞扬和掌声,在学生难以理解知识的时候也不要过于着急,通过鼓励的方式逐渐引导,带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作者简介:李梅芳(出生于1982年),女,汉族,籍贯云南保山,一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