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席红
[导读]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已经融入到各个学段的教学中
        摘要: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已经融入到各个学段的教学中,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也应该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现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共同教育,在幼儿园这个关键时期给幼儿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让幼儿实现全面的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养成,让幼儿园中幼儿的天性被充分的释放出来,以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对幼儿的高质量教育工作。
        关键词:素质教育 幼儿园 教育教学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以及在幼儿园中的实施方向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阐述
        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就是结合社会和幼儿未来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基本素质进行培养,让幼儿掌握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发展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幼儿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考虑幼儿的感受,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独立自主的精神,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幼儿潜能的最大开发,让幼儿向着更完美更健全的方向成长。在素质教育中将对幼儿实施基础教育的任务以及最终目标都展现了出来,素质教育的提出可以让幼儿以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让其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二)幼儿园中素质教育实施的方向
        在幼儿园的相关管理规定中指出,对幼儿实施教育时,应该遵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实施全面的教育工作,保证幼儿的身心都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恰好可以满足对幼儿教育的需要,但是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幼儿教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自己的思想,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家长也应该转变自己的思想,不再只是重视幼儿文化知识的学习。实际在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中,主要是对幼儿实施几个方面的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教育都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内容,在这些教育中要求要通过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幼儿学会处理和同伴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并且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知识,保证幼儿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并让幼儿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二、幼儿园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教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想要实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首先幼儿教师本身就应该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幼儿并没有太多自主意识,更多的是依靠慢慢的模仿得到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所以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就会非常大,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要求,保证自己对幼儿产生正面的影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只是用口号喊着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例如,在幼儿吃午饭时,教师可以告诉并监督幼儿不浪费粮食,在午睡时,教师花时间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服穿鞋,慢慢的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从生活习惯的提升慢慢做到个人素质的提升。但是教师做到这些的前提也是教师能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并且知道对幼儿的不同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并且能够提升自己,通过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职业素养实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

教师只有做到自身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做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教学中。
(二)重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
        每个幼儿在性格上都会有一些差异,对于相同的事情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处理方式也会存在差异。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并且在教学中不应该同化幼儿,应该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因为改变幼儿性格的成长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保护。但是对于幼儿错误的想法和行为也应该及时引导。例如,在幼儿园中有的幼儿喜欢说话,但是有些幼儿就喜欢安安静静的完成一些事情,幼儿这样的特点教师就不应该过多的干涉,但是如果有幼儿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过分的哭闹,甚至还会把东西毁坏,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该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学会用合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需求,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素质的形成。
(三)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对幼儿以后的成长等多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融入幼儿良好习惯的教学。例如,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学会将物品放回原处,在领东西时排队,在吃东西前洗手等等,幼儿良好习惯的行为也有利于幼儿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这对幼儿以后的成长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幼儿能够良好的自我约束,可以让其更快的适应不同的规则,能够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实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重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幼儿本身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只有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它实现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实现对幼儿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幼儿的好奇心,针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自己探究,就可以在长期积累下实现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幼儿好奇蚂蚁是怎么生活的,教师可以作为幼儿的陪伴者、引导者,参与幼儿的活动,但不主宰幼儿的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来观察、记录并总结蚂蚁的活动,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幼儿的素质,但是在实施教学之前,首先教师应该做到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的提升,之后再针对幼儿的心理、习惯以及日常生活等等方面逐渐渗透素质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蔡玲玲.浅谈幼儿劳动素质教育——以晋江市青阳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实践探索为例[J].考试周刊,2020,(34):163-164.
[2]陈彧洁.互联网+学前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取向与策略[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12):185-186.
[3]建菊.幼儿园开展素质教育的路径探究[J].林区教学,2018,(9):123-124. DOI:10.3969/j.issn.1008-6714.2018.09.052.
[4]王烨.刍议幼儿园素质教育[J].科技风,2018,(12):46.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812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