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教师越来越注重进行学科教学的变革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新课改环境也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借助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成为了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环境;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引言: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品质之一,德育教育应当渗透在语文学科教学当中,以带动小学阶段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因此,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策略在新课改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新课改环境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使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入到了小学教育当中,如何将德育教育落实到语文学科当中成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课改环境下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能够在充分挖掘语文学科教学价值的基础上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借助语文学科进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带动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完善语文教学的内容。
二、新课改环境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立足语文教材基础,挖掘德育教育因素
小学语文阶段的教材当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借助语文课本来展开德育教育可以立稳德育的根基,引导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当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因此,教师应当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立足语文教材基础,挖掘课本当中的教育教育因素。
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正确情感态度认知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在讲解《开国大典》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当家做主,逐渐展开了社会主义建设,标志新中国成立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开国大典,幸运的是,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多媒体看一看当时的开国大典,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然后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将多媒体教学视频引入到语文课堂之中可以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里面,带动发学生对于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兴趣,并且在调动学生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观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的表达他们的观点,从而在班级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课文的阅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的泛读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结合刚刚我们观看的视频说说开国大典的时间、内容以及意义。”在该案例中,教师立足语文教材的基础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了课堂之中,在挖掘语文教学中道德因素的基础上带动了学生正确道德认知的养成。
(2)拓展语文教学课堂,带动良好道德行为养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语文课堂的有限时间也不足以展开对学生全面的人文教育,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环境采取更加全面的方法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拓展语文课堂活动的基础上带动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展现良好的行为举止,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德育建设需要拓展语文活动,例如,在讲解完了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文,比如《只有一个地球》,相信大家学完了这组课文也会有许多的思考,接下来就请大家展开小组合作,结合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展开这个环境的调查,看看生活当中有哪些会破坏地球环境的活动,并对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谈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教师将小组合作引入到了语文教学之中,结合语文课文展开语文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当中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展开完实践活动之后,教师可以邀请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有的学生说道:“我们小组对工业用水和家庭用水展开了调查,了解到用水浪费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我们应当在生活当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个案例中,教师拓展了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展现了良好的道德行为。
(3)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的环境之下,如何将德育教育自然的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借助更加具有指向性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带动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因此,教师应当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
写作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带动学生情感抒发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互相关心和帮助,那么大家在生活当中有观察到哪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呢?接下来就请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写作,然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文。”接着教师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写作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完善语文教学的内容:“同学们刚刚都分享了自己的作文,关爱和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以一颗推己及人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像同学们在作文当中所描述的一件件事和一个个人一样。”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展开自主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给予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交流作文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教师通过优化写作教学的过程带动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促进了小学阶段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展开德育教育顺应新时代背景之下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符合新课改环境对于学科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带动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且通过拓展语文实践活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从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文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24):80-81.
[2]郭纾妤. 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德育渗透探析[N]. 贵州民族报,2020-07-15(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