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蔡晚乐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被列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部分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被列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在思想发育时期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理念和价值观。概括起来,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文化和拓展视野,让学生领会到语文文化的魅力和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自己[1]。本文旨在基于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一、引言
        近些年,在小学教育阶段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目前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在小学教育阶段,教育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经密不可分。而在学生核心素养中,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具备人文性质和文化性质,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载,其所具备的五大特点分别为思维性、生活性、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在完成语文学习之后,学习者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心理思想品格就是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体现最本质的、固有的、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策略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都不够成熟,仍在发展和培养阶段。因此,教师在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环境的构建,另外,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有耐心的为学生进行讲解。

在语文课堂上,教室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小活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例如,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背诵成语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举行成语接龙的小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第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接龙的第一个成语,依次让小组进行接龙,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接的成语最的小组为获胜组,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重要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方面。对学习感兴趣,不但能使人集中注意力,也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气氛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阅读过程中,教师在指导阅读材料,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流行的阅读材料来引导他们的阅读,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实践应用。
(三)培养学生语文文化素质
   中国语文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培养小学语文文化素质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在小学写作中要学会将语文文化运用到作文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内涵,有灵魂。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文化可以让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例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文章中的“引今据典”,更能突显出作文的质量。培养小学学生文化素养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手段。
(四)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可以理解为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学生们可以对课本中的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魅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帮助建设教学目标,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展示本节课教学文章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再结合文章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讲解,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来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来帮助学生们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小学学生们融入教学情境当中来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结合文章具体情节来进行知识、内容和虚拟场景体验联系起来,保证小学学生们和文章本身建立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注重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自己当前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深入改革,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随着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当前的教学基本思路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各个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可以提升小学学生们的实用性建设[4]。?
结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具有多变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在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学素养,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通过提升学生对语文文化的兴趣、改变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黎明.以能力为核心以素养为基础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7):26-27
[2]周军漂.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5):117
[3]杨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课外语文(下),2018,(4).90
[4]卢耀珍.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研究,2017,(23).47-50
邮寄地址:河北省石家庄桥西区幸福城15127182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