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的方法,也是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实验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结合现在初中化学实验的现状,深入了解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课在教学中有很大作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兴趣的必要途径是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因为化学实验可以变化多端,所以能让人出乎意料,也能引人入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渴望速成,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认为做实验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他们不太重视实验教学。随意把学生实验变成教师演示实验,或者干脆照着课本讲实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刚刚接触化学的启蒙阶段,就会失去了动手操作、观察、进行归纳和总结的机会。因此,觉得化学特别枯燥难学、对化学缺乏兴趣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教出的学生,考试成绩也可能不低,但是他们失去了探究化学的兴趣,更没有终身从事化学研究的动机,其负面作用是很大的。如果让学生自主完成观察与分析化学实验,他们对于化学知识就会更容易掌握一些。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成功实验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
一、初中实验内容介绍
演示实验53个、探究实验18个、实验活动8个、课外实验5、补充实验19个、上下册总的共103个实验。
八个新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实验,分别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燃烧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酸碱的化学性质、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粗盐中难容性杂质的去除。
二、开展实验课的意义
1.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和锻炼学生的思维。
初中生动手能力较强,且活跃、精力充沛,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特别是设计一些探索性的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化学实验,改变过去枯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在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爱上化学学习,培养化学科学素养。
2.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活中有团队精神 。
化学实验课是分小组进行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实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动脑动手。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同学间的交流,避免少走弯路。教师制定好科学有效的计划和方案,让学生去完成,避免了教师一直在讲,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学生也会有原先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热情,挖掘了学生潜力,学生互学互助共同成长。满足了现代教学要求,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中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进行指导、评价就可以。在以后的生活还是学习中,学会养成合作的习惯,让同学帮忙解决,不在孤军奋战,有班集体意识,会维护集体利益。
3.实验培养学生好的实验习惯,正确的科学素养。
实验课对学生要求非常的严格,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时候学生操作不当,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所以,平时就应该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每一种仪器这样去操作,装置的链接和拆开顺序、固体液体药品怎么取用要注意节约、实验中怎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认真完成报告总结实验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应该正确科学的给学生做出示范,实验中积极纠正学生的错误,培养好实验习惯,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4.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验课中,很多的实验需要学生自己亲手去操作,这种过程本身学生非常感兴趣。给学生创造了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从中会发现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他们主动的通过查阅课本、询问老师、与同学探讨甚至借助互联网等手段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独自学习。
三、实验课的教学
1.是么样的实验课算一节成功的课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改变以前的说教习惯,要让学生从我想学转变成我要学。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学生体验的到学习乐趣,并从中得到一些东西。学生怎样学、如何创新、如何与同学合作、沟通。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化学实验课才算成功。
2.如何进行化学课教学
第一点,教师应做的准备工作。教师应该清楚的知晓实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学生学情充分了解、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分好小组、让学生提前预习知道操作步骤。做到井井有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
第二点,改变学习。教师是学生的航标灯,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不要处处把学生做决定。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中,通常学生只注重完成书本上的实验,并不会去思考实验的合理性,对于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分析没有进行研究。 经过研究,可以让学生对实验进行独立设计与思考,共同交流分析并找出答案。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观察与记录,在完成后,认真仔细分析实验出现的现象,发现问题可及时与同学交流,找出疑点可再次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以此活跃课堂中积极的氛围,使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等能力上得到提升,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点,增加有吸引力实验和故事,可以用家庭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家庭实验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中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养成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例如学生可以在家自制指示剂,用家里常见的花,蔬菜等来做,并检测一下家里常见东西的酸碱性。这样做一举双得,既然学生学到知识,也让学生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四点,.将课本实验转化为开放性实验。 初中化学教学分组实验,目的是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对实验的研究能力。 实验前,要引导学生相结合所学知识,构建出实验方案,分组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共同交流,同时由教师补充得到最完美的实验方案。 然后,老师将相关的仪器准备好,让学生自行完成相应的实验,有需求时老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 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对于实验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记录,做好总结。 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确实可以增加实验的个性化与开放性,提高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最后,注意反思,培养总结能力。以后,每次实验后,引导学生从每一个步骤和现象分析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思考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和有什么成功之处,从而让学生学会归纳,学会对实验的相似实验的制取方法、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的对比,让有能力的的学生写出实验结果。长此已久,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喜欢化学,不觉得化学枯燥乏味,理论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实验操作更加规范熟练,对以后进一步升入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结束语
化学实验教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教学任务,但又是非常值得教师为之努力的。 教师要对实验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勇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大胆创新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乐于学,喜欢思考,为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1]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化学.2012
[2]王磊.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09.
[3]卢娟.浅谈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