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情境识字方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秦令
[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写字是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写字是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强调,识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生活经验,利用多种感官,结合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成效。笔者结合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现状,提出情境识字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和书写,强化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段 情境识字 教学方法
        结合低年级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构建孩子喜闻乐见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并采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的理解和运用。
1.多媒体直观教学识字
        低年段教学,应适当利用多媒体,以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并理解汉字,以提高课堂实效。如,二年级下册《一分钟》认识“钟”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见过哪些“钟”?相机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含“钟”字的图片或物品,如闹钟、挂钟、钟楼、石钟乳、钟馗……精美的图片,逼真的音效,动态的视频,深深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趣味化,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2.比较联系识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数量极多,字形结构错综复杂。很多汉字可以拆开加以重组,也有很多汉字极其相似。因此,采取对比教学尤为重要。老师可以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示,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识记方法,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比如:识记“钢-岗-纲”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识记,“钢”是金属是金字旁,“岗”指高起的土坡,所以是山字头。“纲”指提网的总绳,与纺织品有关所以是绞丝旁。通过加减换偏旁的方式,或字义的讲解,学生对形近字的理解更为精准,便不会混淆了。
3.借助顺口溜识字
遇到难记、易错的字,可以将它们编成押韵、好记的顺口溜。如教学“碧”字: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头上;“国”字:方方正正一座城,一块宝玉坐当中。在教学“朋”字时,学生主动将它编成儿歌"两个月亮手牵手,永远都是好朋友"。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或组成规律,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显著。
4.游戏巩固识字
        小学生因年龄尚小,注意力不能持久,游戏化的教学情境能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萝卜蹲”广为人知,不作阐述。“摘桃子,找朋友”指将合体字的部首与偏旁分开写在半个桃子上,让学生配对。“我演你猜”则两个同学为一组,表演者用肢体动作向挑战者传达信息,也可以口头引导,但不能说出答案中原有的字,否则视为违规。形式多样的游戏,既调动了积极性,又促进学生理解字的形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合生活识字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只着眼于课内,而应引导学生留意周围事物,激发其主动识字的欲望。上学路上认认路牌,到商场购物时认认店名,外出游玩时浏览名胜介绍,轮流当小组长发放作业本认认同学的名字等,都能在不经意中帮学生扩大识字量,强化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同音字、一字多义是识字教学的重难点,更应结合真实生活情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学生容易混淆“手”和“首”,笔者不仅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还请学生走上讲台抬起“首”,举起“手”,做“昂首挺胸、手舞足蹈、爱不释手”等动作,学生对它们的区别了然如心。
6.创编故事识字
        每教完一个单元,笔者会引导学生把本单元的易错、难记字词串联成有趣的句段。

比如: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识字量大,生僻字多,但学生编出来的故事生动有趣,贴合生活实际。比如: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我最喜欢元宵节,可以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每逢过节,妈妈都会带我去吃美食,我最爱烤鸡翅、煎饺,妈妈最喜欢吃烧烤和水煮鱼。这种方式,既帮助学生巩固了识字效果,又促进字义的理解,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也为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7.字源识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适当了解字源演变,能促进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的深层理解。如《蜘蛛开店》一文,学习“罩”字:老师解释古人认为用网把东西遮盖住就叫“罩”,所以小篆体的罩上面是个“网”,经过流变,网简化成四字头。我们还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如“遮住嘴巴的是——口罩,遮住眼睛的是——眼罩,遮住灯的是——灯罩”。很多古文字都是根据事物的形象描摹创造出来的,图画性强,学生能很快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并萌生探究汉字奥秘的欲望。
8.字族识字
        汉字以类相从,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而扩大儿童识字量,增进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是一篇儿歌形式的字族文,“清、睛、晴、情”等,都是母体字“青”作声旁,充分揭示了形声字声旁帮助识字音、形旁帮助记字义的构字规律。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将他们编成顺口溜:天气晴,河水清,小青蛙,大眼睛,专吃害虫不留情,好让禾苗不生病。
        还可以借助偏旁进行归类识字,比如汉字中带月字旁的字,大多与人体器官有关;带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或手上的动作有关。这样的方式既认清了字形,又明确了字义,以一带多,学生学起来轻松快乐,掌握扎实牢固。
9.借助字谜识字
        谜面不仅提示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还加深了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回”字,就可以这样导入: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教学"秋"字时,出示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读起来生动有趣,学起来轻松愉悦。
10.自制卡片识字
识字教学不能光追求表面的热闹,还应该在实效上下功夫。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巩固识字效果。卡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纯的“看拼音认生字”卡,将不会认的字与拼音写在小卡片上即可,随时拿出来翻看、认读。另一类则是“情境识字卡”,可以给生字配上插图或者近义词、反义词,也可以是句子。丰富多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高效识字。
11.开展识字竞赛
为促使孩子们在课堂内外主动识字,笔者会不定期开展识字竞赛,以满足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愿望。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有“汉字变变变”,通过加减换偏旁或者笔画,变成另一个字;有猜字谜;有看图猜生字;有连线找朋友等。根据已有识字量,评出多名“识字小达人”、 “识字明星”,“进步之星”,进行表彰。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生活,还提升了学生识字兴趣,进一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识字与多媒体、顺口溜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5、16、16.
[2]王梦姣,《识字课堂 妙趣横生——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创意教学》, 小学
生(下旬刊),2020年06期
?[3]张翠改,《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6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