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邱益涛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网络教学服务平台,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网络教学服务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已悄然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语文课堂。借助平台,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融合,是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进行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巧用平台,促学校和家庭互动交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语文教学始于课堂,系于家庭,联于网络,高于课本,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高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能够扩展小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帮助小学生扫除语文学习中的障碍。用网络资源去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能够给小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本文就如何巧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谈几点自己的经验。
        一、在课前预习中巧用微课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高年段学生基本养成了常规的课前预习习惯,如搜集相关资料,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等。但是这些传统的常规预习活动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少相应的检查措施,很多学生的预习都流于形式。还有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主性不够,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微课以一种“先学后教”的形式出现,加上微课时间短,形式新颖,画面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微课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的语言要精练而幽默,内容以生动活泼、明确清晰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有兴趣自主观看,先自主学习,然后就学习中的问题、困惑在课堂中与师生共同交流解决。不同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会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要深入讲解,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学习内容教师就可以简略引导,这样可有效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环节,增加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商学习两种模式,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教师应努力把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任务。
        如《牧场之国》,作者运用了清新明丽的语言描绘了荷兰牧场的美丽景色。然而只依托课文的描述和一幅插图,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牧场之国”的美,这需要一种很强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而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学生无法身临其境,难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笔者设计了“真正的荷兰”热点交流,指导学生上网查找关于荷兰的资料,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探究的过程。
        在交流中,学生们纷纷将网上资料与同学共享。

通过“留言板”,学生就荷兰的花卉、风车、牧场和运河等风光资料相互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了解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样教与学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将书本知识与网络资源有机地融合,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积极参与的乐趣与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从现阶段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课外阅读,即使有部分学生在平时会看一些课外书,但是大多数都是一些有趣的漫画书,这种书的营养价值比较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很难起到太大的作用。
        例如,为了引导学生阅读《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一个片段:在洞中,爱丽丝不断往下掉。在这个惊险画面和音乐的刺激下,学生纷纷张嘴大叫。等视频播放结束,他们开始议论纷纷:这个掉入洞中的女孩是谁?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掉入洞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的阅读欲望充分激发出来,趁着这个机会,笔者给学生介绍了书名《爱丽丝梦游仙境》,并且告诉学生如果想知道更多的故事情节,可以在课下阅读《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这样就轻轻松松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四、借助互联网强化师生沟通
        教师通过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动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多数是当面沟通和书面沟通(如作文与批改等),而借助互联网,则能够强化沟通的频率与深度,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便利,可以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比如,现在都有班级群、各学科的家长群,教师也可以建立一个学生群,在群里与学生进行沟通、答疑、作业初步检查等等,也可以单独与学生进行微信沟通,这样学生平时不敢对教师说的话,不敢提出的建议,能够通过微信表达出来。另外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放在主要地位,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与发言时间,激活小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切记不能在课堂互动中再次出现“一言堂”现象。
        结语: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是当前教师亟待探究的重点问题,优质高效课堂是一个教学过程,也是一种重要教学理念,是当前教师永远的教学追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付珍凤.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14):120.
        [2]付世平.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J].文理导航,2016(8).
        [3]冯翠琼.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7(5):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