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下小学低年段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帅钰莹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越来越重要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越来越重要,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并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现阶段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已经在小学低年段被广泛重视,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导致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效果不佳。为此,本文针对互联网下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窘境,提出一些实用有效的实践措施,加强对低年段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联网下;阅读习惯


一、小学低年段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阅读不像其他学科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进行检查,同时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不愿花费额外的时间进行语文阅读,所以长久以来阅读对于小学生或是教师来说一直是形式上的,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没有兴趣,教师在应试压力下严重忽视了语文阅读对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小学生不能理解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对今后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名师佳作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增强小学生写作的共情能力,同时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小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有内容可以写而不是为了考试。其次是丰富小学生的学习,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越来越多的课外知识,最后能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小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中美好的人物形象可以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2]。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低年段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
        网络时代的来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互联网+教育更是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无限可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为获得越来越多的学习资料,互联网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层次与深度,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相比于传统的书本的阅读,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各种形式的阅读素材,并通过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的方式增加阅读素材的立体感,这样的模式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谋而合,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并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以便促进学生长远发展[3]。
1、基于互联网有效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老师通过强制或是教学任务的布置方式是行不通的,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激发小学生自主阅读意识以此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以兴趣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天性,相比于枯燥的文字,小学生对声音、图片等动态的事物更加刚兴趣,为此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激发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单纯依靠书本为语文阅读媒介,难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加重了小学生对阅读的厌恶情绪。

通过互联网可以创新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运用科学手段引入网络手段,如采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运用网络途径将小学生融合到阅读素材的氛围中,更好的了解阅读内容,让小学生能自主思考阅读素材中的相关问题,小学生可以听、写或是游戏的方式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使语文阅读以互动模式呈现出来,在丰富小学生知识基础上,更激发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2、基于互联网设计悬念激发小学生求知欲
        阅读如其他科目一样,需要内在学习动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情况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足够的阅读动机,首先是大部分小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其实是缺乏学习动机,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优势,并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设置一些阅读悬念构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以此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阅读模式。例如在《草船借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播放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有关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具体的背景,待视频播放到关键时刻可以暂停,这时学生对文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对诸葛亮如何在短时间“草船借箭”的,运用网络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悬念,自主完成阅读,并能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课后布置的阅读任务,可以预留问题,让小学生在阅读素材中找寻答案,并将录制个人阅读的音频并集中播放,这也是对小学生阅读成果的检查并及时反馈,避免让阅读成为一句空话。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意识,更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乐趣,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更是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爱上阅读之后教师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基于互联网通过活动拓宽视野
        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性,小学生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为此教师应正确引导,让小学生可以更好运用网络,教学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带着目的去阅读,增强小学生的共情能力,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更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通过阅读任务的布置更能丰富小学生的视野,把语文阅读作为一项探究游戏去完成,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分析探究结果,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结论
        小学阅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实践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应不断创新互联网背景下语文阅读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开创更多的阅读空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并探究了互联网下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钟敏. 基于互联网下小学低年段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 课外语文, 2019:84-84.
[2] 曹艳红.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实践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06):172.
[3] 卢娟.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 000(007):74.
[4] 陈秋婷.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2):78,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