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戏教学是一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多、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而课程观建构主义者则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就是依据课程观建构主义理论架构起来的,将中职数学课程内容融入项目游戏各关卡中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体系。该文以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的架构理论入手,详细阐述了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的架构内容及其开发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职数学 游戏体系 架构内容 开发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是游戏。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玩”游戏中“润物细无声”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提升综合能力。同时,游戏教学法由于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及遵循了先进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因此,它是教师们一直潜心探究和尝试实践的教学研究方向。那么,中职学校的教师如何利用游戏教学理念,架构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呢?这也成了中职学校教师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架构的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挖掘学生的潜能,认为教学应该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滋生”出新的知识经验。
课程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将问题融入真实情节和复杂故事中,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生活化,变课堂知识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工具;同时,它主张课程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主张用现实生活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和项目的学科学习,从而激励学生以此方式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编制,使教学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二、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的架构内容
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就是依据课程观建构主义理论架构起来的,它是一套将中职数学课程内容融入项目游戏各关卡中的新型课堂教学体系,按照中职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其知识内容体系架构如表1所示。
表1: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内容框架


它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平台开发的,由8个项目群体系组成,每个项目群体系包含1-7个“关”和1个项目闯关,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1)项目群体系。它是整个中职数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个项目群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划分情况,由若干个“关”和1个项目闯关游戏组成,而每个“关”基于中职学生学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了10-15个关卡,每个关卡由1-2个知识点构成,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每个选择题包含4个选择项,而其中只有1个选择项是正确的。项目闯关游戏由20个选择题或判断题组成,每小题5分共100分,当你完成闯关题目,点击“提交”按钮,闯关参考答案和成绩立即给出,同时参考答案项链接助学文本或助学视频旨在帮助学生在数学游戏闯关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借助助学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另外,为了便于学生多次测评,我们还设计了“重来一次”的按钮,可以让学生返回重新测评。
(2)助学视频——微课。微课融入于每1个关卡之中,根据每个关卡的知识点而制作的专题讲解视频,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交流解说和操作演示,以便于学生课前预学、课中辅学及课后助学。微课因其简单、知识明确、使用方便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学习资源模式悄然流行,在数学游戏教学体系下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使其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接受。
(3)助学文本。助学文本是以WORD文档的形式呈现,包含关卡题目的解题过程和解题详细步骤,帮助学生解读关卡知识点的剖析和归纳。每个关卡包含1个专题助学文本,以“help”按钮进行链接。同时,教师在编写助学文本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合理筛选网络资源,将有用信息整理和加工,应用到教学设计中。
本体系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让学生在项目引领下进行“闯关式”自主探究或学习研究,旨在营造探索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信息环境下,挑战关卡题目,自主地学数学和做数学。
三、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的开发意义
1.它达成了数学教学向素质教育模式默然转化。
从数学教学本质来看,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交流互动的过程。但由于中职学生原有数学底子薄弱,认知结构不完善,生活经验不足和数学思维水平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抽象性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揭示蕴藏于事物中的数学规律及其相关特征。而采用游戏教学体系来展开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在交互性强的游戏中学数学,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增强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策略。因此,在中职数学课堂进行游戏体系的开发与应用,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在默然中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化,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2.它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无缝对接。
从学教关系角度来看,它研究的是中职数学课程与游戏的整合,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强调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和教学反馈形式的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单一化的“输灌式”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趣味横溢、内容丰富、能充分展现个人智慧的数学空间。它达成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又提高了中职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及信息技术运用等多方面的综合业务能力,真正实现了中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对接。
3.它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它优化了中职课堂教学,注重反映学生学习中职数学的过程,鼓励学生对数学的意义进行思考。在教学理念方面,它面向全体学生,实行选择分层的教学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内容可学、学有所成,让学生的个人学习效益达到最大化;在教学方式方面,它关注课程目标意识的树立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着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乐于探究问题、勤于动手实践来验证数学相关概念与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伙伴协作意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升了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总之,中职数学游戏课堂教学体系的成功架构和开发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前中职学校学习数学无趣的现状,大大提高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实现了中职数学学科与计算机专业高度密切地有机结合,对数学学科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发出了历史性的挑战,对中职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潘超.数学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08.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3]贾玉霞.姬建锋.教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05.
[4]漆文鼎.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7.
[5]陈新.宪法实验教学的信息技术改革:目标、原则、作用、方案[J].荆楚学刊,2017.
[6]唐德绪.TI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高中数学探究学习研究[EB/OL], http://www.doc88.com/p-0488323061702.html,2015-02-04.
作者简介:孙林平(1971年10月—),女,汉族,浙江临海,中级教师,大学本科,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和高职考。单位所在省市:浙江省临海市,邮编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