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的“冷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饶菀玉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
        小组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合作学习设定为主要的改革内容和学习方式,一线教师为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改教学,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当前小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大多数只注重表面形式,片面地追求课堂气氛热闹的现象,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质即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怎样才能使合作学习的价值充分发挥?怎样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呢?是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巨大挑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作了“冷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视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追求表面的时尚,为合作而合作,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1、合作学习 = 分组讨论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会把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分成不同的小组。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看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各自“热烈”地讨论着,但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这样的小组合作虽然分组了,讨论了,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还容易养成学生不善于倾听的习惯。
         2、被动表现的学生状态
         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实现手脑并用,进行深度交流讨论,在扩大学习视野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协作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的合作学习,主题和过程都是由教师把控,学生只需要在教师规定的“场景”中参与即可,整个框架不能突破教师的教案,因而思维的扩展是极其有限的。而且一个小组中学习成员的分配也大多以座位就近划分,没有更科学的依据,这样会造成学习好的学生在小组中处于强势的地位,而学习稍差的学生则不能畅所欲言,或是完全依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强则愈强、弱则愈弱,学生更多情况下会处于被动的状态。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个别学生的个性发挥,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学习一不留神,就变成“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常看到,当老师宣布“开始小组讨论”时,一部分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响应,而一部分学生反应较慢,即使是在小组中也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变成了“收音机”。

这样的讨论根本无法深入下去。而且,当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时,教师又往往只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因为在老师的眼里,他的意见无疑是集中了“整个小组的智慧和力量”的。小组代表们或读、或演、或侃侃而谈,教师更是喜形于色,似乎全班学生都已达到了此种水平。长此以往,合作学习变成了优生唱“独角戏”。覆盖面狭窄。
   2、问题设计缺乏探索价值
        教师对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成功与否极其重要的因素。有时因教师对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缺乏认真深入研究,而出现问题设计缺乏探索价值的现象。对一些不需要小组合作探究、一点就明的问题也拿去小组讨论。有的则是学生无法自已探究的问题也放给学生探究,使小组合作活动使用过于泛滥。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
         1、转变教育思路,切入教育基点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紧密相连的。那么,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时,应该遵循宏观着眼、细处着手的原则,本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初衷,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在学习《我不是最弱小》这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蔷薇花娇弱的特点时,顺势提出一个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比我们弱小的东西,请你试着用合适的语言描绘一下。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后,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在全班说一说。这样一来,课本与生活得到了联系,词句积累和表达能力得到了联系,合作与反馈得到了联系,真正契合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更加契合了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合理发挥教师作用。
         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3、有效组织管理是成功合作的保证
         成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和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要注意加强对轮值的组长进行积极地培养。首先要制定出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更要能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领导和协调组员活动,综合意见,与教师或外组联系等;其次要教给小组长一些管理方法,促进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保证合作学习的成功开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