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兰山区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应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较为复杂,不仅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还要求施工单位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了提高工程建设效果,加强施工单位工程机械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为施工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单位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为国家工程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机械设备;智能化;设备管理
引言
长期以来工程机械多依赖于动力、传动和执行机构,机场工作也需要通过人工完成。此种模式下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且测量结果不准确,还会加大操控难度。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可以有效结合该类先进技术,以此改善工程机械的设计、操作与工作效率。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中,可以提升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量,进一步提升物性参数的精确度。所以分析和研究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能够有效推动工程机械领域发展,同时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1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1.1工程技术结构复杂
工程技术在实行的过程中是非常的困难,它操作起来比较的麻烦,技术手法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在人们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工程技术的结构复杂,使得生产的工序也变得繁多,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很难培养人们熟练的操作机械设备,这就使得机械设备生产的效率大大下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人们的生产安排得不到保证,工程机械企业也很难得到发展。这就使得机械设备的管理出现了问题,人们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熟练的操作,生产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
1.2前期设备投资较大
用于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大多体积和重量都较大,负载能力也较大,常见的有吊机、压路机等。这些设备不仅采购费用较高,日常维护和保养费用也比常规设备高很多,可以说这些设备的应用会耗费大部分的工程机械费用。另外,建设单位完成设备采购活动后需要及时提取设备折旧费用。综合来说,工程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成本和负债压力。
1.3机械设备具有较大流动性
工程机械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流动性是比较大的,机械设备的进行来回的辗转,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坏。而且在完成一个辗转之后还要进行机械设备的调试,会出现一些偏差。流动性较大这是机械设备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使得机械设备得不到很好的管理,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但是这种问题是很难进行回避的,对机械设备的损坏是存在的。而且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使得工程机械企业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2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趋势具体体现
2.1机械设施智能化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研究,智能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生产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机械制造智能化发展,首先体现在企业机械设施的智能化,即生产工序、工艺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的智能设施以智能控制系统、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设备用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精密仪器等为主要代表,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控制系统中建立实时数据库机制,通过数据库对实时数据的分析并给出具体执行指令,加强生产线上操作步骤的灵活衔接,使生产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达到智能自动化的效果。有效利用PLC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逻辑编程控制,通过编程计算系统,将所得生产数据指令输入到系统中,可使实际生产时降低材料损耗。
2.2智能化故障检测
人工智能检测方式是一种智能故障检测方式,主要分为专家系统方式和神经元网络方式。专家系统方式需要在前期不断训练,从而较好地判断相关指示数据。
神经元网络方式应当按照人脑的组织模式,在其内部让不同结构的功能以及神经元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复杂的网络系统。该方式能细致划分实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将其吸收到自身的知识系统中,有一定的联想功能,可以在智能化工厂机械中达到较好的故障检测效果。
2.3集成化与自动化控制
在智能化机械工程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集成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应用到其中,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当前集成化和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了智能化机械工程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集成化和自动化控制在机械工程中已经有着重要的应用,举例来说,当前基于单机集成和自动化换挡技术已经在机械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不断的推广之中,自动化换挡系统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液压式换挡系统,二是电液式换挡系统,通过应用自动化换挡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机械系统的使用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在机械工程中还会应用到远程诊断技术、监控技术、检测技术和维护技术,当前这些技术也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集成化和自动化控制的特征,这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智能化机械工程向集成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2.4推行柔性化发展
随着各类应用软件的研发,多数企业在生产制造期间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柔性化生产能够明确生产过程的依据,主要集中在加工产品不同方面,所以针对不同的工艺方法,需要选择相应的生产设备与仪器。采用计算机控制方式,能够简化生产过程的操作方法,并实现多个产品的加工生产,提升设备应用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与质量。
3工程机械智能化管理实现手段
3.1现场数据采集终端
实现现场数据采集终端,就需要将GPS定位系统和传感器等技术应用与机械设备当中去。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通过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对其进行准确详细的处理,这样就能够对现场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节省了很多时间,方便了生产。使得数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智能化的管理能够使得机械设备更加的灵敏,使得数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反馈出来,进行自动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使得机械设备得到更好的管理。
3.2设备远程监控系统
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实时状态进行查看,然后向用户展示工程机械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状态信息以及性能参数信息等。一旦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监控系统可以同步显示,保证更加及时地处理意外状况及故障。同时,系统会对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现场状态、故障报告以及维护情况进行统一管理,用户查询起来十分方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工程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速度比较快,然而仍存在多数问题,特别表现在信息化技术与尖端智能技术等方面。在未来发展中,我国还应当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由于工程机械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多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微电子控制技术。上述技术的研发多集中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该类高端技术研发方面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必须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注重人才培养,以此发展高端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秦风波.探究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价值[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49-150.
[2]梁璨.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与发展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21): 107+128.
[3]邓浩.浅谈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J].内燃机与配件,2019(21): 196-197.
[4]高庆泽,刘茜.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19(21):207-208.
[5]马文龙.浅谈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发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0): 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