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03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提出较多居住要求。为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改善高层建筑抗震、防火、稳定性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本文基于某装配式高层建筑工程,对高层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借此明确高层建筑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积极影响,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发展现状;问题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城市房屋建筑的需求,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提倡建筑行业应朝向工业化方向发展,且促进住宅产业化,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并在建筑施工领域获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具有施工工期短、适应大体量建筑施工要求、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的优势,是国家实现房屋建筑工业化的良好途径。
1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分析
首先,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由车间生产预制而成,利用平面化施工方式、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代替了现浇结构立体交叉作业,能够制造出高精度的预制构件。其次,预制构件实现了防水与保温结构的一体化制造,并且预制构件的浇筑、养护和储存都在工厂进行,不易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可以在冬季施工。再次,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预制完成后,会被送往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化吊装装配,从施工工期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实行并行工程,并且无须进行传统的操作面施工,减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且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效地缩短了工期。最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放线、测量精度、预留孔位置要求较高,构件尺寸预制后不能改变,放线尺寸会对预制构件安装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放线尺寸小的情况下导致预制构件无法安装,防线尺寸大的情况下出现拼缝过大的问题。并且,标高测量的准确性很高,在剪力墙标高控制出现问题时,叠合板无法平整安装,并导致剪力墙、板间缝隙过大需要重新支模。另外,在预埋预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预留孔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否则需要重新开槽,为施工带来更多难度。
2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的现状
在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通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的运行,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作为核心,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能源损耗,推动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现状如下:第一,将该技术运用在房屋建筑中,可以使用轻钢构架代替传统的钢筋制作及绑扎工艺,通过保温板以及拆面板的使用形成一种先进的装配施工方案,改善传统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第二,将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运行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满足行业的经济发展需求。第三,房屋建筑中,通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模板拆除工作量以及项目施工的作业量,避免材料的损耗,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水平。
2.2施工技术体系不完善
结合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特点,在行业发展中,主要将该技术运用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之中,但是,由于框架结构与其他房屋类型的装配结构发展不均衡,影响了预制混凝土行业的稳步发展。装配式剪力墙作为房屋建筑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其在发展中受到房地产资源开发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快速生产的目的,导致预制构件的施工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降低了装配式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在装配式剪力墙施工中,钢筋竖向连接以及夹心墙连接的技术方案及施工工艺不完善,导致房屋建筑中的施工指标无法顺应行业的发展,影响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性能以及质量验收等。
3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措施
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技术
①PC及PCF技术。结合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中涉及的技术有PC技术以及PCF技术。PC技术一般被运用在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通过装饰装修项目的确定,避免房屋窗框渗水,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PCF技术主要是应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模施工技术,但是,在一些房屋建筑中,存在缺少承载力分析的问题,导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无法满足房屋建筑的施工需求,影响剪力墙的稳定性,造成施工资源的严重浪费。②新型NPC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通过对新型NPC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的分析,主要通过机械化的生产形成结构体系,从而形成机械化的生产形势。利用NPC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房屋施工的时间,提高工程效率。该种技术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房屋建筑工程中,NPC技术可以降低噪音,减少对施工环境的污染,满足建筑工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第二,如果房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纵向,应该使用全预制混凝土的技术形式,有效突出混凝土建筑的整体性能,满足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第三,NPC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式,可以加强对行业的监督及管理,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降低工程的项目成本,改善以往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行业的稳步发展。
3.2建立预制结构质量管控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中,各个构件通常需连续施工作业,一定要强化连接处的防渗、保温、防漏性能,及时进行检查与处理,提高构件的安全性、整体性。为了确保房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质量达到相关标准,相关人员有必要做好结构装饰、保温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可促进我国房建工程更好地发展。例如针对预制剪力墙来讲,要充分分析其抗震性能,尽量选择型号较粗的钢筋,并保证钢筋能够逐根进行连接,减少传统钢筋直径小、连接点多、连接工作繁复的缺陷,同时在保证连接点数量的同时,要按照合理的规格控制剪力墙的配筋值,使其能够在加强施工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抗震需求。
3.3预埋件安装
高层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预埋件的安装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点内容。但是为确保混凝土预埋件的安装质量,施工人员还需做好以下工作:①重视处理预埋锚栓轴线的处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预埋件埋设精度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项目建设水平,所以在混凝土柱吊装前,需做好轴线处理工作。②安全检查。混凝土预埋件安装期间,若是地脚锚栓存在故障,会为后期施工留下安全隐患。对此,施工人员需针对混凝土预埋件展开安全检查工作,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妥善处理损伤螺牙,以此确保锚栓本身的安全性。③科学安置标高垫块。混凝土浇灌工作前期,施工人员在安装混凝土预埋件时,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标高垫块,为高层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打好基础。④调整标高。在垫块处理完毕后,施工人员需合理调整混凝土预埋件标高,同时把四组垫块均匀放置于预制柱底部。在预制柱处于规定区域后,方可开展后续垫块布置工作。
结语
总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效率,体现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是现代住房建筑的重要发展趋势。相关施工企业必须对此保持高度重视,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特征的分析,强化技术改造,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超,吴金花.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7).
[2]孙晓莉.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3):10-11.
[3]焦俊杰.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