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融媒体背景下国有企业舆情监控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魏小波
[导读]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全媒体时代,任何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借助各种网络工具发表观点、抒发情绪。
        陕西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315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全媒体时代,任何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借助各种网络工具发表观点、抒发情绪。然而在这些大量被上传、转发的信息中,有的是客观真实的,有的则是片面消极的,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蓄意捏造的。而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传播突进的多元化,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得舆情对于企业影响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任何一个关于企业的负面报道,被媒体放大后,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笔者认为在融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舆情监控挑战与机遇并存,如能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主动介入融媒体非但不会成为企业舆情管控的短板,反而会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推手。
        关键词:融媒体;国有企业;舆情挑战;解决方案
        一、融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发展特征
        “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在融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信息传播速度快。新媒体的崛起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个快捷、自由的发声平台,网络信息传输速度的广与快,让传播的信息在未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证实之前,便在线上线下飞速传播,造成网络热点频发、点击量上升。在这种信息传播高速环境下,企业如不重视、不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很容易让企业面临被动应对的尴尬局面。
        2.传播主体多样性。在融媒体背景下,每位公民都能独立获取、发布信息,这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垄断,而且降低了信息发布主体的准入“门槛”。当下流行的抖音、快手、微信、QQ、论坛、微博、脸书等媒体平台就是这些自媒体中的典型代表,深受大众欢迎。
        3.传播渠道及时性。传统媒体信息发布需要层层把关、审阅,而在融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多信息发布应用软件与手机得到很好融合,更摆脱了电脑硬件的束缚,导致信息传播不受任何时间空间限制,这也是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后很难掩盖的重要原因。山上的放羊娃,工地上干活的工人,都市里的白领甚至珠峰上的登山者,可以说人人都是随时发布信息的“媒体人”。
        4.传播过程交互性。融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与公众沟通的限制,公众可以通过跟帖、评论、转发、群发等手段实现与其他社会关系人、其他媒体以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快速交流,实现了信息的网状传播。
        5.传播信源裂变性。融媒体时代的自媒体,由于信息发布没有了“把关人”这一角色,人人皆媒体的用户极易成为信息的首发者。比如2019年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原本是一件普通的客户维权事件,但随着信息的传播,很快裂变出其他奔驰车主的维权,裂变出女车主的家庭背景、裂变出公众对整个汽车销售行业的不信任和调侃等等热点问题。
        总之,在融媒体背景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舆情风险都在不断增加。
        二、国有企业在融媒体背景下存在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国有企业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在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支柱作用。在融媒体时代下,国有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地位、经济体量大、经营范围广、职工人数多、媒体曝光率高、社会影响力大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公众对国企的高度关注,这样为国有企业舆情监管带来了许多必须面临的挑战。
        1.常见问题方面。

一是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对舆情监控的不重视的问题,认为舆情风险离自己的企业很遥远;二是缺乏积极主动的舆情风险应急预案,当真正遇到风险时只能被动应对;三是部分舆情管理人员缺乏有关舆情风险管控方面的专业培训,缺乏解决复杂舆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四是对企业自身存在的舆情风险点分析研判不够不准。
        2.常见风险方面。一是由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舆情风险;二是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舆情风险;三是由劳资关系、职业卫生、职工福利等相关问题导致的舆情风险;四是由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把握不准导致的舆情风险。五是由地企关系处理不好导致的舆情风险;六是由产品质量导致的舆情风险;七是由廉政建设漏洞导致的舆情风险;八是由税费缴纳导致的舆情风险;九是由工程项目导致的合同纠纷、债务纠纷导致的舆情风险;十是由其他特定情况、环境、人物、事件的背景下导致的舆情风险等。
        总而言之,在笔者看来,国有企业的舆情风险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风险,如不加以采取主动措施,无疑会对企业高质量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中既有看得见的经济损失、也可能有看不见的外在形象损失。
        三、破解融媒体背景下国有企业舆情风险的几点思考
        针对以上融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发展特征,国有企业常见舆情管控问题和常见风险点等方面因素,笔者认为所有国有企业都应快速转变观念,制定应对舆情风险的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要牢牢把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宣传工作导向,以创建文明和谐企业为目标,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舆情监控管理机构。建议成立由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舆情监控管理负责机构,并指定企业宣传部门作为舆情风险监管的常态化管理部门,全面抓好舆情管控、舆情风险排查、舆情风险责任分解等重点工作,努力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2.主动建立舆情风险处置预案。要指定专人定期关注舆情信息的同时积极制定好符合企业实际的风险处置预案,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员熟练掌握和应用,确保当企业面对不同情况的舆情风险时做到冷静处置、客观研判、有理有节、损失最小。
        3.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对照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守政治底线和红线。要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员工、家属教育引导和各类社交媒体账号的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4.突出抓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要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各类新闻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好、展示好企业发展的新成效、新业绩、新动态,讲好企业发展故事,传递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正能量,努力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5.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监管员队伍。要注重选择高素质的舆情监控人才,创新开展全业务专业培训,加强沟通联系,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授课、讲座,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舆情监管员队伍。
        6.持续加强职工教育引导工作。导致企业舆情风险的发起源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传播的,这就要求我们相关责任部门持之以恒抓好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政策解读、风险危害等教育工作,坚持从预防入手,努力将舆情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综上所述,准确把握融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特征,结合国有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好、组织好相关应对措施是做好舆情监控的紧迫课题,我们要创新运用信息革命成果,适应融媒体纵深发展的大趋势,主动融入全媒体潮流,努力为建设高质量发展型企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军生.《融媒体背景下提升企业新闻宣传与舆情管控水平的思考》.期刊网:《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