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正德润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203
摘要:工程目标成本是整个建设项目实施的保障和前提,必须确保前期方案的科学准确,在方案的设计中要实现成本的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因此要控制工程目标成本必须做好前期的方案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管控,注意其中的变更情况。
关键词:建筑工程目标成本;控制要点;把握
引言
在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目标成本的管控是项目成本管控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人员在目标成本编制时,必须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作为编制目标成本的主要依据。在实际的工程施工阶段,建筑企业的每个管理人员都必须要加强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避免因为工程造价而引发相关问题,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1目标成本简述
1.1目标成本概念
针对建筑工程目标成本工作来说,从表意上分析,即公司基于市场状况、项目定位规划,结合公司经营计划,根据预期售价和目标利润要求、结合建筑市场价格行情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估预先确定的,经过努力所要实现的成本目标。与预算成本不同,目标成本的确定并不一定需要图纸或是详细的工程量计算,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这也是确定目标成本的有效措施。目标成本从房地产公司准备拿地时就开始进行测算了,根据目标成本的测算及预计的拿地代价,确定项目的利润情况,最初的目标成本并不是根据图纸计算得来,这时候的目标成本主要为拿地做决策,这时候的目标成本是根据对所拿地块拟建房地产产品的定位、强排方案,依据当地的价格水平和经验成本数据(如钢筋含量、混凝土含量、窗地比、墙地比等)确定,通常情况下这个阶段的目标成本称之为拿地阶段目标成本。
随着拿地结束,更详细的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随之确定,在此阶段,目标成本将根据方案设计或扩初设计进行更新完善,这个阶段的目标成本仍以经验成本数据为主进行测算,对原来的各项经验数据进行修正。这个阶段的目标成本称之为方案版目标成本或扩初版目标成本。
根据项目推进,在最终施工图出具后,目标成本根据最终施工图做最终调整,次结算目标成本的测算主要依据施工图,相应的造价指标如前述提到的钢筋含量、混凝土含量、窗地比、墙地比等均需根据图纸进行计算后得出。施工图版目标成本一经确认,一般不再调整。
1.2目标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地产项目开发的成败与否与项目是否在预计或小于预计的开发期内获得预计或超出预计的利润直接相关,项目预计产生的利润是在拿地阶段、方案/扩初阶段、施工图阶段中通过目标成本的设立测算得出的,因此项目目标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地产公司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否保持持续获利是其能否生存的关键,目标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直接决定着企业利润的高低,是关于企业生存的大事。目标成本管控涉及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各个核心业务部门,因此目标成本的管理水平也是衡量地产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尺。
2目标成本管控工作的主要问题
2.1拿地阶段对目标成本重视不足
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拿地并储备一定的土地资源对于公司后续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渴望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发展的地产公司,在项目拿地阶段,往往为了拿地忽视了目标成本的管控。拿地阶段目标成本的测算,需要掌握大量目标地块信息,包括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当地报批报建政策、当地建筑市场材料价格水平、人工价格水平、建筑机械价格水平、气候自然灾害情况、地质条件特点等,而有些公司为了快速拿地,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目标成本测算缺乏客观依据,导致拿地版目标成本严重失真,造成拿地决策错误,从而给后期成本管控带来极大困难,进而给项目利润带来较大不可控风险。
2.2设计阶段不重视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设计阶段是成本管控的关键,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是从源头进行的成本控制,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成本管控。大量研究表明,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占项目开发全过程中成本控制的80%以上,后期施工结算,无论是在材料还是技术上狠下功夫,往往也只能节约10%左右的项目成本。
然而很多地产公司不注重设计阶段的经济合理性分析,为了追求设计效果不计成本导致超目标成本的情况屡屡发生。地产公司往往存在设计部门与成本管理部门缺乏沟通的情况,设计人员普遍缺乏成本管控意识,只负责设计而不考虑成本,而成本管理人员也往往因缺乏设计专业知识,无法提供更多设计建议。
2.3 建设阶段对实际成本的控制不足
项目的建设阶段,是开发成本的实际形成过程,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中最为繁琐和复杂的环节。若在此阶段无法有效的管控,往往造成实际开发成本高于实际需要的成本情况:
(1)工程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招标阶段,对投标单位审查不严格,出现了施工标准与产品定位不符,与成本管控总目标不一致的现象。不具备投标资质的施工单位利用不正常手段获得投标资格,中标后未经招标人允许将工程任意分包,甚至再转手,再分包,这样大大压缩的实际施工企业的利润,往往造成实际施工企业后期因亏损而停工,给后续项目实施带来极大的合同风险和成本风险。
(2)工程变更缺乏管控
由于房地产项目建设周期长,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施工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工程变更的现象。很多房地产企业对工程变更缺乏管控,没有建立规范的变更流程,导致工程变更随意性增加。工程变更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出现工程成本超支的情况。
3针对目标成本问题的控制对策
3.1提高拿地阶段目标成本编制的准确性
对于拿地阶段目标成本,建立完善度的测算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拿地版目标成本测算中的职责,拿地版目标成本测算前应建立可行性研究小组,由成本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开发报建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组成,对目标地块及当地情况做详细充分的市场调研,科学分析论证,找准产品定位,形成书面调研报告及风险评估报告,对涉及测算的数据出具书面成果,如当地的各项报批报建费用收取标准,项目的强排方案,当地类似项目的结构经济指标等,交由成本管理人员收集后进行测算及目标成本的编制,以供拿地决策。
3.2对设计阶段的各项方案进行成本评估、优化
加强设计部门与成本管理部门的沟通,达到设计与概算、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力求使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推行限额设计,对各阶段的设计成果,进行测算复核,对于超出限额的设计方案要进行优化,达到限额标准方能进行下一阶段设计。加大图审力度,成本管理部门也要参与图审,对于建筑做法超标,建筑用料超标的情况要及时预警并要求设计部门进行优化,对于图纸不合理不可行的情况,提前发现,降低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的风险。
3.3强化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
建立健全各项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对招标环节严格把关,择优选择中标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度的工程变更管控体系,设置科学高效的变更办理流程,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的数量。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实时反映项目成本信息的网络平台,对施工过程实行动态实时监控,即时反映动态成本和目标成本差异,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结束语
目标成本的管控作为项目开发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开发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市场价格等的影响,目标成本在初期往往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进而具有不确定性。现如今房地产项目的目标成本超标的情况经常发生,显然这是对整个项目开发是不利的。在目前地产大环境普遍降温,各地产公司利润普遍下降的情况下,目标成本的管控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生志.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5.
[2]熊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8+71.
[3]吴治翼.建筑工程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227-228.
[4]赵静.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