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2719801020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国土空间领域规划不仅对我国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在大数据技术充分发展并且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应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全民对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的参与度、并完善空间领域规划体系、实现动态化监管,以此促进国家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1大数据技术概述
关于大数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存在的核心意义不在于庞大的数据信息资源,而是对这些数据信息所进行的专业分析和处理,也就是所谓的数据加工能力,通过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计算、分析和处理,提升信息数据的价值,并增强其应用性。国土空间规划是涉及到国家资源利用与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前提,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是对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对城市结构、区域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并以此为基础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产业布局、环境发展、产业结构规划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手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和研究对象的全面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所获取的数据无法支撑对国家国土资源的全面规划与掌控,而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结构化的数据树立,可以对城市发展、人类行为、产业与经济发展等数据进行长期跟踪和全面监测,通过大量的数据信息与标签识别掌握城市空间与国土资源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准确的国土空间规划。
2“大数据”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
2.1 国土空间规划产生大数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由政府出面主导的,因此政府推出的文件都是符合国情民生的,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国土空间的规划工作,更是对一方区域的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其发布之后,可以正确的引导人们的工作活动。例如某个地区要预备建设一片商业区,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会聚集众多的人才、资金和项目等。这在人们生活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数据。科技飞速发展,电子产品走入每个家庭,保守数据我国的网民人数多达八亿,也就是说人们时时刻刻都在产生数据,甚至是企业、单位都将原有的纸质化办公转变成信息化办公。再例如,调查机构想对城市早高峰的道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解决人民出行问题,大数据分析得出某条主干道早晨东向西车速缓慢,车流量大,晚高峰反之。相关部门就可以对这条路上的红绿灯时长进行调整,便于人们的出行,提升道路通行率。大数据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所有这些数据的出现,都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息息相关。
2.2 大数据支撑着国土空间规划。人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来自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方各面,数据种类多、主体多、来源多,大量汇集起来数据密度不高,没有指向性,因此想要将这些数据有效的利用起来,相关部门就要建立起信息数据的分析系统。系统创建好之后,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按要求进行规范,这对国土空间日后的工作规划做好准备,储备好足够的基础数据,为规划工作提供最时效、最科学的基础数据。例如,国家政府通过大数据可以看出,每天早晨有大量人员从甲地前往乙地,傍晚又从乙地回到甲地,以此看出,乙地有更多就业岗位,但是居住压力大,由此政府可以做出调整,在甲地适当建立工厂增加就业岗位或者在甲乙两地之间建立更多交通设备,让甲地的居民出行更方便,同时缓解交通压力。数据的整合规划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创造了便利。
3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关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这也是影响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难题。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包括编制、实施以及监控3个执行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缺乏全面性。同时,因为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民众的参与也比较少,从而导致国土空间规划经常出现不协调、不合理的情况。
3.2生态环保意识不足。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依然以经济为主要发展要素,甚至将经济发展作为一些规划的主要影响依据,因此,常出现重经济、轻生态的情况,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过度考虑经济方面的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的规划,导致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土空间规划与地区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与保护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损失。
3.3不具备协调性完善的规划策略。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在不同阶段仍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政府部门在进行规划设计或者执行规划时,协调性够,同时,缺乏对国土空间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认知,导致很多功能区域的划分、城镇体系等存在较多问题,甚至出现规划僵局的情况,导致各个国土规划工作方面都不具备整体化的规划方式,对国土规划工作的大局造成影响。
4国土空间领域规划中大数据的应用策略
4.1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全民参与度
对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国民的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而且会影响群众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满意度。所以,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的管理机制,提高全民参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规划管理工作,同时,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领域规划质量,为国土空间领域规划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凭证。
4.2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国土空间领域规划体系
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领域规划无法全面发挥自身的作用与功能,而且对一些规划职能的具体应用也不够完善,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土空间领域规划体系不够健全,而且由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体系不够健全,也会对国土空间领域规划的整体性与协调性造成影响。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现状,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对我国国土资源现有的开发与利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了解与研究,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也能够构建出具有整体性与协调性的国土空间领域规划体系,并建立有序的规划方式,根据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功能,选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国土规划形式,并确定未来的发展形式,同时,通过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方式,可以对国土空间领域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
4.3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动态化监管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原来无法实现的动态化监督与管理,对于国土空间领域的规划,不仅要将其作为蓝图进行研究与分析,更要采用高效的检验与考核方式,对这张蓝图的各种情况进行检验与考核。对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其对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既可以作为一张展望未来的蓝图,也可以作为检验治理效果的主要指标。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应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与数据,从而实现动态化监管的目的。
4.4基于大数据对国土空间的精确规划与管理
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手段,对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获取的数据并不完善,这就导致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功能性和其对国家战略规划与城市、经济、人口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制约了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价值。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国土资源部门更为全面的掌握当前国土资源的应用情况,并以当前的数据获取和分析为基础,对国土资源、城市发展、人口规划、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另外,大数据信息的应用可以帮助国土资源部门完善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和布局,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系统的技术流程和工作模式,便于各部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的信息共享与协调沟通,通过高效的空间模式与工作流程,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水平,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科学掌控,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作用。
结束语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可以打造更加安全、开放且高效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同时,对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应将大数据合理应用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中,从而全面提高国土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博,陈莹.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288.
[2]张军.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J].通讯世界,2019,26(01):223-224.
[3]胡媛.浅谈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1):122-123.
[4]王映月,杜娜.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6):3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