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4291983111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给人们的生活活动区域带来更高的挑战, 根据城市规划的现状进行合理科学的建筑设计能够大大的扩展人们的生活区域, 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建筑理念中可以让人们在观赏城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到城市浓厚的文化魅力, 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 在设计过程中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进行充分的融合能够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设计;城市规划
引言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影响着城市发展与面貌,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具有共通性、互动性,但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确保二者协调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对城市规划的重视,并以此为建筑设计提供条件,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对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协调,进而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涵
1.1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促使建筑设计指导理念的多元化、建筑施工技术的复杂化。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实现建筑内容与展现形式两个要素的有效协调。建筑设计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为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开展前期进行实地调查,确保设计出的图纸模型具备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使用空间。
1.2 城市规划
城市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十分关注的社会工作,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区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汇总分析调查信息,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相结合,同时需要全面掌握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以全局观念来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以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有效结合为基础,实现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的全方位把控。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其主要内容是在应对区域内的人口容量、交通容量以及土地容量等内容,规划人员需要在城市规划期间对城市环境容量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城市规划的专业性与科学性[1]。
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现状
2.1 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实施方式
通过对有关法律流程的分析了解可知,只有经过批准后的城市才能实施规划布局与设计。城市规划布局中若存在有与政策不符的环节,设计人员必须立即修正。如果没有通过规划审批,并且规划中存在有许多违法操作行为,将得不到政府与有关人员的支持。但即使有这一政策约束,部分房产企业仍会在实际经营中存在侥幸心理,私自执行没有的都批准的规划,最终给城市建设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2.3 没有在规划
管理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经研究调查可发现,大部分城市在建设设计与规划上都没有完善公众参与,大部分建设规划中都是政府部门占主导作用。这种权利过于集中在政府部分,而非公众,无疑将让监督难以在实际规划中得到实施[2]。
3新形势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优化措施
3.1发挥城市规划的指导性作用
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发展潜力极大,在市场内不仅有民间资本,同时也包含着国有资本,因此建筑行业具备多样性与繁杂性的特征,正是由于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建筑设计的设计要求也不断提升。为此建筑设计的开展需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对城市规划大环境的分析,探究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质量和使用需求,进而为城市建筑设计提供相应的设计思路。通过实现建筑物外在面貌与内部结构的有效创新,进而确保设计的建筑物符合城市规划思路。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构成要素,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紧抓建筑设计细节,确保建筑设计风格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符合城市规划标准,继而实现建筑物与城市环境的自然协调,让建筑物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
3.2 加强城市规划巩固工作,一次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在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城市规划指导地位的体现。规划人员根据相关要求开展规划工作时,结合实际情况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以此做好建筑需求规划布局工作,并留下一定的设计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下一环节建筑设计的优化。进一步巩固优化城市规划,要求规划人员与城市发展趋势以及建筑功能需求结合并展开分析。尤其是针对建筑设计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处理建筑设计问题,才能提高城市规划与设计质量[3]。
3.3 建筑设计要满足城市规划要求
(1)将设计出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结构能够与其他建筑物有机融合,进而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规划结构。
(2)在城市规划上需要实现统筹兼顾,打破以往单一的城市结构,以河流、公园以及湖泊为城市结构载体,继而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魅力,同时结合发展的需求,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避免由于城市规划因素扼杀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灵感。
3.4 加强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为了让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更加协调,就要加强对建筑物周边自然环境的参与,以此为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协调提供条件。规划人员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首先要以满足建筑物功能需求为前提,保护建筑物周边自然环境。另外,有效融合建筑物实用性与社会审美,并结合实际,充分、合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的优势,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绿色、新颖、先进的建筑材料与建设技术,充分体现当地人文特色,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如浙江乌镇或凤凰水乡,对该地区进行规划设计时,就要以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为原则合理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下,建筑物具有文化特色与地域魅力的同时,还代表城市经济发展实力[4]。
结束语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为城市,为此需要考虑城市的布局,在原有城市建筑以及园林建设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更加注重规划的经济安全性,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载体,建筑设计质量的高低对于城市面貌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有效协调,提升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全面提升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刚.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 居舍,2019(31):119+156.
[2] 丘余伟. 浅谈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 居舍,2019(23):75.
[3] 苑琦浩.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 山西建筑,2018,44(28):39-40.
[4] 郑大彬.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 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