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龙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而技术密集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人员流动性、施工环境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频发且安全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这已经成为我们近年来广泛关注、反复探讨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虽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管理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和手段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
在施工现场,为保障安全施工必须对安全管理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是确保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则是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领域成绩突出,但是问题同样凸显。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大、施工环境复杂,在施工现场往往隐藏着大量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高效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的乃至于整个行业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提升项目施工的速度。在工程项目中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就涉及到了调查、整改等各种工作,如果事故比较严重,上级部门还会参与到事故调查中,工程项目会被迫搁浅,给工程项目的进度造成严重影响;第二,企业的收益。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在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一律属于工伤,企业要根据事故的严重性,给予工作人员相应的赔偿,这种费用支出,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降低企业的收益,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通过高效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爆发的几率,从而达到了保证项目施工进度以及企业收益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制度并不是特别完善,对于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常常将突击检查作为施工安全的重要部分,该种方式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位,责任不明确,容易产生相互推诿的现象,这同样是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2.2 法律规定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与建设项目建设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但仍然缺乏配套体系建设。该体系还存在着许多衔接问题,有些条款不可操作,安全施工标准体系性有待提高。现在,项目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项目中有许多类型的工作和分包商。交叉施工建设同时,无疑增加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近年来,大量的分包、专业承包企业层出不穷,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分包商的社会信用,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不是很好,甚至更糟。他们没有很强的工程安全意识,也经常有非法命令,施工人员短缺,无疑增加了总承包单位安全管理困难,难以实现生产的统一管理。安全监管机构由于资金不足等因素和技术设备落后,建筑工地的监督检查工作,主要靠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主要是通过老方式,将大大减少科学性。
2.3 建筑施工材料及其相关机械设备
建筑工程建设一般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所需要的周期较长,施工工序复杂,因此施工过程会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大型的机械设备。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机械设备质量的好坏、设备各项功能能否正常安全使用、操作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等,都会对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施工材料的品质对施工质量及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若其质量不合格,很有可能会给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分析
3.1 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督和检查
对工程的施工现场加强监督和管理,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特别对违反规章的操作行为,应立即纠正,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另外,还应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所有情况,及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预防和解决方案。当然,不仅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样需要制定标准化施工流程,并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实施。关于标准化操作,需要监查来完成,为提高监督检查的高效性,应改变以往的工作态度,依托社会各方监督以及相关部门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
3.2 规范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建设单位要不断规范安全制度,政府要加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保证施工人员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报政府报备,并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培训,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教育。建筑工人在就业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防止发生违规行为。一旦发现,违者将按制度处罚。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以相应的罚款。运用信息管理的方法,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企业的市场行为相结合,施工单位的不良行为与行政处罚相衔接。
3.3 严格审核施工材料,认真检查工程机械设备
建筑工程所用的机械设备规模大,操作相对繁琐,所以在应用期间隐藏着不少风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先进可靠、安全合理等技术要求的机械设备,设备的选用一定要适合所在工程的建设需求。施工设施、施工材料等入场的过程中,各方责任人务必要严格遵循入场检查制度,对未达标的设施、材料坚决不能同意进场,在大型设备的安拆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经过审批的方案进行监督,发现违章必须第一时间制止,安装完成后必须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对需要取得特种设备监管部门验收合格证的设备,必须在取得相关部门的验收确认后方可交付使用。施工工作开始前,作业人员要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设备各部件和连接装置是否安全,查看设备各项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排除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
3.5 借助新技术新手段规范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比如以打卡进场方式,做好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工作,防止闲杂人等混入施工现场,给施工安全带来威胁;又如,在施工现场投放 24 小时无死角的监控设备,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远程监控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将问题扼杀在“摇篮”当中。此外,可以考虑将 BIM 技术应用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当中,通过对施工中各类行为的预先模拟,提前发现各类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建立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以此提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降低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系数。
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是安全事故多发工程,相关企业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全面掌握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积极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国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低碳世界,2019,9(10):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