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 曹祥曦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曹祥曦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贯穿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是一项难度系数比较大的工作,施工周期比较长、面积涉及范围比较广、投资金额比较大,由此可知造价控制也是一个动态控制过程。

        山东华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贯穿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是一项难度系数比较大的工作,施工周期比较长、面积涉及范围比较广、投资金额比较大,由此可知造价控制也是一个动态控制过程。想要有效的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就要从人力、物力方面入手,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使用物力资源,同时还要对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造价控制方案,对后续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及其管理
        1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1.1招标与投标
        招标和投标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因为整个工程各个环节的造价都是在此基础上确定下来的,因此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招标和投标阶段失控就会导致整体价格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程。
        1.2施工阶段的造价影响因素
        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合理配比、材料和设备的合理搭配、施工组织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工程造价。首先,建筑工程的材料费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花销,在采购材料的时候,尽量做到优质价廉,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之间的配比,采用最佳的材料配比,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其次使用设备时,要使材料和设备合理搭配,减少材料损失、设备运行磨损,从而减少成本投入。最后施工组织的设计,对于工作人员要合理搭配,做到“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使每个工作人员落实到位,减少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
        1.3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的影响因素
        验收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工程投入的使用效果。为了防止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竣工验收需要严格审核,避免使用过程出现问题,增大成本投入。一旦发现施工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补救,确保施工质量,避免投入使用带来的一些损失。
        2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及其管理
        2.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拥有一支资质雄厚、实力较强施工队伍,犹如如虎添翼、可以有效的指导施工的各个环节。由于施工人员的来源不同,没有经过有效长期的训练,工作水平存在差异,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施工规模要求、技术要求等实际情况,选择一支信誉良好、工作效率高、技术熟练的承包队伍。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素质、有效的工作效率、较强的工作技术,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对工程的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减少合同风险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减少经济方面带来的一些麻烦和纠缠,因此制定合理有效、严谨的合同,可以作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和协调的依据,降低合同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合同涉及的内容越全面越好,最好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经济活动,对于可能出现的索赔情况要标注清晰,各个物资的使用要标记价款。施工阶段一旦出现合同可以调整的条款,要及时有效的更新相关内容,对合同的管理要做到及时跟进、增补有序,相关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的动态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监测到位。
        2.3加强对施工材料费用的控制,减少成本投入
        控制施工材料的采购价格,可以有效的减少成本投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因素。


根据相关工程数据显示,材料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60%-70%左右,甚至可能占更多的比例,因此,施工材料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减少成本投入。施工准备阶段,对需要采购的材料进行分析,从货源上进行调查研究,大量收集一些供货商的相关资料,最终采购价格优惠、质量有保证的材料。与此同时,购买者还要根据施工方案来确定购买材料的用量和种类,制定材料采购种类、控制材料的用量,减少施工阶段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制定一套合理的材料采购方案,建立健全的材料价格监管和材料保管方面的相关机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工作业务能力,学会货比三家、采购质优价廉的施工材料,降低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加强对设备和工程材料使用的控制,减少成本投入
        为了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施工阶段尽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进程来安排制定材料消耗量方案、合理安排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监督材料的使用量,避免浪费,争取做到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为了控制材料的使用,可以采用定额控制和指标控制。定额控制可以根据实际的材料用量为依据,进行限额发放施工材料。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施工材料,可以根据指标控制来制定相关使用计划。为了有效的落实这些政策,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奖惩制度。另外,还要对投料计量器进行检查,只有严密的计量才能是各种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除此之外,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定期检修,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合理租赁机械设备,降低设备闲置损失;加强机械设备检修力度,防止故障引起设备停置;使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明确分工”,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有效的控制相关费用。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利用现有的材料和机械设备,使它们合理搭配,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情况下,减少设备磨损和材料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2.5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加强索赔管理
        施工阶段,事先制定的方案可能会因为地理地势、周围环境等因素,需要对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变更,变更不当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施工进度懈怠、施工材料浪费,最终导致施工费用大大增加,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工程变更控制与管理。一旦工程发生变更,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更新变更以后的相关项目与工作量,并和之前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对原来的工作计划影响是否比较大。如果工作量较大的问题,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方案和相关措施,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把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对变更的相关资料和技术进行整理和保存,为以后工程结算提供依据。另外,每个环节完工以后都需要进行现场签证,现场签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不能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随时可能导致造价监管失控,所以每次现场签证必须经过施工单位经理、设计单位的代表、总监理工程师、业主进行签字以后才能成效。签证的相关内容要和施工实际情况相符合,签证的范围要明确合理,避免签证错误带来的不便。控制索赔是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工以后核算的重要内容,相关施工单位应该在合同的基础上合理处理索赔工作,增强遵守合同意识,完善索赔工作管理体系,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及其管理贯穿整个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只有把各个环节的造价进行细致化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把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加强对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成为当今建筑业发展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对建筑业的发展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相关工作单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争取做到“低消耗、高收益”,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为建筑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靳英婵.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4):237.
        [2]刘兆军.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52+162.
        [3]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与控制[J].王晓静,门窗,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