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95
摘要: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控制要点分析与管理方案的研究,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操作规范性创造有利条件。预制构件的生产以及相关单位监管工作科学开展,很大程度上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操作规范提供了引导,推动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监理;重点;难点
1导言
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建筑混凝土的主要部分拆分成多个部品或构件,将在工厂生产的墙体、梁、柱、楼板、楼梯等主要混凝土构件运送至工地,进行现场装配的施工建筑工程。由传统的建筑方式转向装配式建筑乃全球建筑业的潮流,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业内大多人士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尚处于粗浅阶段。因此,对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施工过程的监理进行研究和总结,就显得很有必要。
2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位于南村高新科技园区,四周为市政道路,没有毗邻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院、研究院、网络中心、报告厅、宿舍、食堂、市政配套设施(水泵房)以及道路广场、绿化、综合管廊、公用工程等配套设施。一期工程拟建总建筑面积 500000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403452 ㎡,地下建筑面积 96548 ㎡,总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52359.2m2。
3装配式建筑单位质量行为监督
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监督管理要点中包括相关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筑工程的完成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预制构件生产单位、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共同合作完成。针对具体单位的质量监督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3.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关于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及时将施工图送审,根据审核要求及时调整完善施工图。建设过程中包含多个专业单位,因此对装配式建筑各专业单位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协调好施工任务,在相互配合下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建设单位开展质量监督期间,还要做好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委托监理单位期间,必须认识到监理过程包括预制构件加工生产监造。以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各单位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质量。设计单位质量监督要点主要体现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以及设计参数、特殊部位设计等方面。做好设计方案审核以及交底工作,认真履行设计责任,制定严谨的设计验收工作,及时排除装配式建筑连接风险。重视对新材料以及设计工艺的引进,做好施工现场服务工作。及时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问题,认识到设计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3.2预制构件生产制作、施工单位
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大特色,按施工计划要求提前将构件生产出来,开工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及连接。预制构件质量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预制构件生产制作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构件生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制造,提高质量控制的重视,结合生产制作要求编制制作方案,对每个构件制作流程都要进行质量检查及验收,质量不达标的构件不允许销售。施工单位主要负责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协同监理单位制定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质量监督方案,认真进行预制构件质量检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节点按计划完成。
3.3监理单位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监督中,监理单位是监督施工操作以及装配式构件质量以及施工全过程监督管理的重要部门。监理单位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重点在于确保施工方案审核到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设计图纸、规范及监理细则规定进行全过程施工。对于装配式建筑关键部位的施工监理,建立样板先行、五方验收制度,加强全过程管理,将监理资料详细记录与存储。监理单位在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期间,必须按照监理实施细则对预制件进行质量检验及隐蔽验收及旁站,发现不规范行为及时监督整改。监理人员坚决履行监督职责,监理评估报告的编辑与整理,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
4装配式建筑监督质量管理要点分析
4.1深化图纸设计
装配式建筑监督质量控制,预制构件制作与构件的安装与拆卸等方面,实际施工中依靠施工计划、设计图纸及规范为依据。因构件生产及装配期间与施工计划之间存在偏差时,施工计划在实际施工中应作出适当调整。装配式建筑深化图设计中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基本原则,构件形式应力求简单,构件分割后节点部位应便于按原设计确定的构造方式处理,深化图中各预埋件和预埋管线、吊筋、连接件和键槽的位置和数量设置应合理。监督质量的保证,监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十分了解,尤其是设计图纸和构件节点的连接流程。具体到设计图纸规划以及预制构件的安装与拆卸。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监理人员应根据深化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做好细节监理工作。
4.2预制构件生产
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的监督控制要点,认识到预制构件质量的重要性,作为构件质量控制管理主体,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专业制造能力,在预制构件制作中能够做到深化构件设计,信息化构件生产以及试验检测能力。秉持着对预制构件质量负责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生产技术指标,控制预制构件产品质量。做好预制构件生产监督记录,尤其是材料验收以及质量检验方面一定要做到科学到位。根据装配式施工要求进行制作工艺检验,保证预制构件稳定性、强度与预应力。详细标注预制构件编号、生产时间、名称以及生产数据资料内容,为预制构件后期施工操作提供参考。
5装配式建筑施工安装质量监督要点
一方面,针对进场的预制构件质量、说明书等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应验收构件进场记录、外观完整性、标示、预留的灌浆套筒位置、注浆孔清洁程度等内容。保温材料质量检测与验收信息、混凝土配合比也需要符合装配式建筑标准。工作人员也需要适时检查门窗材料验收文件。另一方面,抽查成品质量的主要内容通常分为以下内容:其一,检测保护层厚度与预留钢筋长度;其二,明确构件外观、大小与实际需求存在的差异;其三,明确预留孔和连接套筒实际位置、数量、大小;其四,明确预埋件、预埋线管、线盒环盒位置、数量;其五,明确门窗与夹芯板绝缘实际位置。安装施工质量控制中,对部品部件连接、吊装、套筒灌浆、坐浆、后浇混凝土节点施工、外围护部品部件密封防水等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实施质量控制是提高预构件安装质量的主要内容。开展吊装施工时,工作人员应充分分析吊装质量,当吊装到效应位置时,起重机操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处理,进而确保安装质量快速提升。
6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安全的监控
6.1强化对运输方案和预制构件运输前的监管。预制构件加工厂应有PC构件运输方案,运输的平板汽车、PC的专用运输架、PC构件强度均要达到运输要求。监理人员要对运输方案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方能实施。PC构件装车前,监理人员要对PC构件再次验收,符合要求后准许出厂,并在PC构件上加监理验收合格章。
6.2强化对运输路线的审查。传统的施工过程中,运输的最大设备就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运输车,包括拉钢筋的运输车辆。由于现场实际条件的限制,存放场地如何选择、卸车点如何设置、如何设置循环道路、限定道路的转弯半径和运输道路的坡度等都是整个现场组织协调的重中之重。
6.3应将公认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垂直运输设备选用的焦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和传统施工方法的最大差别在于增加了大量的吊装作业,而吊装作业是需要由运输这些大型预制构件的设备来配合的。大量的实践表明,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与安排应以公认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关注的焦点,以切实强化对大型预制构件垂直运输的监管。
7结语
以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为划分标准,装配式建筑可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从整体上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由预制构件、地基与基础现场混凝土浇筑以及其他现场施工工程、预制构件转运,以及预制构件吊装与连接四部分组成。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监理的重点和难点,应从驻厂监理、现场施工监理、转运监理和现场吊装与连接监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把握。
参考文献:
[1]刘永君.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监理管理控制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50-51.
[2]张丽平.装配式住宅工程现场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48):188.
[3]秦平.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18(11):71-73+80.
[4]袁丹丹.装配式建筑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