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初探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灿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迅速,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主体部分,确保优良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使用性能。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迅速,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主体部分,确保优良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施工保质保量完成。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1.1设计强度
        对于大部分混凝土的质量而言,其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即抗压强度。也就是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高低将直接反应了混凝土的质量好坏。通过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数据可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混凝土的强度是成正比的,而混凝土最主要的材料是水泥,一般而言硅酸盐P.O62.5水泥要比硅酸盐P.O32.5水泥的抗压强度要强,并且前者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要比后者强度高出两倍。此外,混凝土的水灰比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合适的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若干倍。因此,混凝土的强度要想达到设计强度首先取决于水泥的种类,其次就是需要调节合适的水灰比进行控制。
        1.2配置比例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和配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而成的建筑材料,因此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进行配制时,我们需要注重配料的质量,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选择级配合适的粗细骨料。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要求,确定配制最佳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另外在有些特殊的建筑工程中,受制于外界环境也会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如早凝剂、减水剂、早强剂等等,对于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比例我们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原材料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不佳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材。比如说,材料的型号、质量等必须要严格把关,做好质检工作,保证所有材料达到了工程建设标准需要,才能让这些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做好材料现场抽查工作,查看原料是否存在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对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要及时剔除,重新选购合适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现场材料抽查,要重复进行多次,可以结合施工进度确定抽查时间。此外,还应当督促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材料保管工作,避免材料受到外界的侵蚀,如水泥一旦被雨水打湿,就无法使用,部分钢筋接触到雨水则会锈蚀。
        2.2科学配比
        钢筋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的比例分配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合理适当的比例,将会大大提高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想要将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的工作控制好,就需要在实际使用之前,进行反复的试验,同时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要相结合,制定一个最佳的配合比的方案。控制好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首先要保证所选用的钢筋,优化选择低水热化的水泥和不易被腐蚀的钢筋,这样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时,就比较容易进行。在实际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应将具体问题考虑其中,对其中的配比合理调整,向混凝土当中添加定量减水剂,降低水泥在配置环节的用量,在混凝土塑性满足要求时,可缩短施工后期的凝固时间。良好的配比利于材料的施工,同时延长初凝时间,防止凝结过快影响施工,提高结构抗压强度,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因此,在配比过程中,要科学选择配比方案,不断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缩短工程施工期限,促进工程效益的增加。
        2.3施工工艺与技术操作控制
        在具体施工环节,务必要严格依照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核,明确浇筑面积、浇筑顺序、原材料、工程量、劳动力等具体施工信息,并预先考虑到停电等应急情况下的处理对策,确保问题处理对策的有效落实。随即围绕预检、隐检两环节进行模板、钢筋的质量检查,保障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等参数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并做好模板内杂物的清洁工作。
        在此过程中需针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测,明确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等具体情况,检验搅拌机、料斗等施工设备是否准备齐全,落实水电、照明等系统的检查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与紧急处理措施。从混凝土泵送环节入手进行质量控制,先用水将泵管浸润,再用砂浆润管,避免润管砂浆污染结构构件,保障后续泵送顺利进行,减少水泥浆流失浪费;其次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确保坍落度小于180mm,结合施工现场温度与距离调整技术参数;接下来将混凝土卸入料斗,持续均匀搅拌混凝土,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避免后续发生堵管问题;最后利用泵送机输送混凝土,监督施工人员进行连续操作,避免因停泵造成堵管,清洗呈初凝状态的混凝土以保持清洁。
        在浇筑混凝土前,由施工管理人员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振捣作业,以快插慢拔为原则控制混凝土振捣速度与时间,待混凝土无泛浆、冒泡现象后立即停止振捣,避免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漏振、过振问题。在浇筑混凝土时,操作人员应从柱顶开始浇筑,待浇筑完1/2后进行振捣作业,再完成另外1/2的浇筑作业;在进行梁浇筑时,同样从梁一端起进行浇筑,待完成后再浇筑另一端,保障梁两端的混凝土在初凝前可以前后合龙;倘若发现存在部分构件深度较高、结构较为狭窄的问题,则应先在构件底部位置处浇筑水泥砂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还要注意随时监督检查,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等问题,同时也要针对模板、钢筋、支架等进行查验,避免构件发生位移或变形问题,便于及时处理。此外,在结构剪力较小的区域还可以设置施工缝,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2.4科学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采取不同的保温、保湿方法,降低混凝土发生干缩变形的概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其次是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六小时就要进行养护工作,在第一天二十四小时内尽量每隔两小时就进行一次养护工作,第一天过后每隔四个小时进行一次养护工作,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以及温度、湿度等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结束语:高层建筑严格要求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在混凝土工程中,大大小小的因素都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必须从细节处重视混凝土的相关作业,不仅要不断发展现代化工程技术,还要增强管理和监察力度。从各个环节、多个方面加强控制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为自身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的同时,带动现代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靓.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初探[J].居舍,2019(20):143.
        [2]江满.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9(5):251.
        [3]欧大力,韩建祥.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思考[J].居舍,2018(17):111.
        [4]刘进学.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居舍,2018(33):123.
        [5]褚健,宋军.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对策[J].科技风,2018(26):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