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9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项目成本管理是其中的重点工作,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能够将项目工程施工中所花费的成本控制在合范围内,避免成本浪费等情况产生。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包含许多不同内容,需要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更多管理知识,明确成本管理原则。这样才能提升成本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实现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等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成本管理;项目管理;作用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重要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开展中,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中:①有效提高整个项目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随之提升。项目管理的核心与关键就是项目成本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整个施工项目成本,展开全方位且有效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工程项目盲目追求施工进度以及时间成本的情况。将项目成本花费控制在预算目标之内,节省更多施工成本。从管理模式上对项目成本管理做出合理优化,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增强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②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资金利用率得到提升。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能够在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基础之上,对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该种方式能够直接减少成本消耗,或者间接减少成本消耗,不断提升资金利用率。③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能够明确施工过程的盈亏情况。在此期间,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盈亏原因进行编制汇总,针对实际情况给出具有针对性解决措施,为施工部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2.1全面性原则
一般情况下,每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在其中涉及许多不同职能部门与工作人员。因此,在实际项目成本管理中,要遵循全面性管理原则。通过全面性管理原则的落实,能够提升成本管理质量。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中,不同因素都会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全过程成本控制要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实现成本管理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立项、设计以及施工等不同环节,展开全方位成本管理工作。
2.2成本最低原则
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开展中,不仅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同时要遵循成本最低原则。也就是说,在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在此基础上,要对施工成本进行优化与完善。尽可能在降低成本基础上,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本管理工作展开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方式,使得项目成本费用能够得到降低,从而实现最低目标成本,项目效益最大化,实现建筑企业更好发展。
3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相关的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预算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内容,造价编制不合理也是成本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工程建设之前,预算人员需要根据相关的编制内容做好详细的评估,部分建筑企业预算编制内容实际与建筑工程不相符,预算人员在根据预算编制进行评估时,很容易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实施。
3.2管理成本控制意识不明确
建设工程造价预算会存在超预算的情况,主要是预算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管理意识不明确,在进行工程预算过程中,一些专业能力不足,导致工程预算不够全面,很多工程项目内容没有被考虑到预算中,在工程的施工后期需要有很多的内容进行施工,会与实际的造价有很大差异,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会影响到施工工期。另外,一些预算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预算知识和经验,会导致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3.3市场环境因素影响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市场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工程成本管理,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大,建设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时间跨度大,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建设工程的预算很难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判定,市场的环境和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和产生的实际成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项目的负责人能够与业主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效确保项目结算的准确性,也能够为工程项目后期的结算提供有效的保障,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
需要建筑工程的预算编制全面考虑市场的客观因素,才能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4发挥施工项目管理中成本分析作用的完善对策
4.1培养现代化的成本分析理念
在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成本管理理念进行更新,提升工作人员的管控理念。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先进的方式进行管理,提升企业的综合管控能力。综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特征,基于项目的要求做好成本控制,合理分析各项因素,进而为施工项目管理奠定基础。
4.2建立成本费用控制标准体系,强化成本分析管理制度
通过精细化的方式进行成本管理,了解不同支出的具体应用,制定完善的成本费用考核模式,明确不同部门的责任以及义务,提升工作效率,有效降低成本。强化成本费用的监管,进行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材料、机械等各个方面进行成本费用管理,实现精细化的控制管理,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能力,合理降低各种损耗,提升企业成本控制质量。通过全过程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合理的预防、处理各种问题与不足。
4.3实现连续性的成本分析管理
4.3.1优化施工流程
在建筑工程成本分析,要综合项目的要求合理的选择施工工艺以及技术。基于建筑项目施工目标,综合成本要素,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合理优化施工流程,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分析。重视材料、机械设备的选择,提升项目质量,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在实际中,在项目施工之前要优化工作内容,基于工艺能力、施工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案,对建筑项目施工流程进行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明确施工项目成本管控的各项要求,并在施工作业中全面落实,基于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完善,基于项目变更、隐蔽工程等各项内容进行合理分析。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强化对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保障施工项目的有效开展,进而提升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4.3.2定额管理
在施工中,要做到定额控制,根据施工计划以及要求执行各项内容,做好施工人员、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应用,基于要求严格的进行施工组织,要使得各项工作均在预定的成本范围中完成,进而避免额外支出等问的出现。
4.3.3重视施工现场管理
在项目施工管理中,为了有效地降低施工质量对成本的影响,施工人员要做好现场过程管控,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避免出现而要返工等问题。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建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施工项目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及时对施工的流程、技术以及成本控制进行优化,使其符合实际的需求。在施工中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合理、有效的利用建筑材料。监理人员要根据要求进行各个施工环境的监督管理,提高施工质量,避免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返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进而有效降低资源浪费问题,可以提升成本分析控制的效果。
4.4建立完善的激励模式
在项目施工管理中,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就要综合项目的类型以及要求,制定完善的、长效的激励模式。通过精神以及物质奖励的有效融合,在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的规范之下,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进而杜绝资源浪费的问题,最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对于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建筑施工部门提高重视程度。在明确成本管理原则基础上,采取有效成本管理措施,促使各项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项目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煜熙.项目成本管理及挣值法成本监控分析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3):125+150.
[2]张静媛.浅析施工预算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作用[J].四川水泥,2015(04):84.
[3]张传成,杜全华.公路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J].河南科技,2011(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