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公共交通事业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在不同等级公路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都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施工难题。软基问题是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在面临这种施工条件以后,为达到公路工程的施工要求,相关人员需首先进行软基处理,在路基路面设计上考虑这一因素。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过程中,软基处理的相关技术与策略,以保障公路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软基处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软基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路基沉降等质量问题,极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公路工程施工中,一旦遇到了软基施工的问题,工程企业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软基的加固,提高公路路基路面的承载力,为车辆通行创造一个更为安全、舒适的通行条件。软基处理的技术、方法相对较多,不同的处理技术都有其适用条件,工程企业在软基处理时,需保障技术选择、应用的科学性,克服软基对路基路面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1.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特征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软基是一类相对特殊的施工条件,主要指的是施工路段的土壤相对松散和柔软,甚至一些施工路段的土质含水量过高、土体强度不足都属于软基范畴。如果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软基施工条件,工程人员要提高其总体的施工效果,就必须要改善软基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提高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遇到软基以后,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抗变形能力较差,由于软基中的土质性质特殊,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这种特征使得软基的承载力不足,难以符合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要求,如果不对路基路面加以加固设计,将会导致路基路面在投入使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下沉,诱发质量与安全问题。因此,公路工程建设中如果遇到了软基问题,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加固设计与处理,以改善软基的性质,使得其能够符合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要求。
2.公路路基路面软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2.1软基处理方式不当
公路工程项目中,软基问题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其处理效果最终会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是关键,专业施工人员必须要以施工标准为指导,加强对路基承载力的检测,以保障软基处理的良好效果。与其他环节的施工作业相比,软基处理技术更具复杂性与综合性,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更为有针对性的软基处理技术,以提高公路路基路面的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1]。但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在遇到软基施工的问题以后,往往难以及时对软基开展相应的处理与设置,影响了整个路基路面的施工效果。软基处理方式应用不当导致了路基路面严重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2.2对软基处理工作不重视
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除了基础性的施工技术,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对软基处理这部分工作的重视,只有在做好了软基处理这部分工作的基础上,其他施工作业才能够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事实上,很多施工企业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当遇到软基施工的问题以后,对于软基处理不够重视,这部分企业的发展水平有限,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软基处理对于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思想上的不重视使得施工企业根本不愿意在软基处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就影响了公路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公路工程路基设计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
3.1垫层和浅层处理技术
如果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时,面临的是3m以下的软土层,一般会选用垫层与浅层处理技术。在垫层施工时,可选择的垫层材料相对较多,比如,碎石、砂砾石、石屑、矿渣等都是应用较多的材料类型。而在浅层处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选用换填、抛石挤淤、稳定剂处理等几种方式。
如果在软土地基处理上应用的是砂垫层处理方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在原路堤填土与软土地基之间的透水性垫层中进行砂垫层的铺设,这种铺设与处理方式下,能够使得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避免过多的水分对路堤的浸泡[2]。
换填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首先将施工地段内原有的软土加以清除出去,并利用性质更好的填料加以替换,换填的填料需具备高透水性和强度。现阶段,在换填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分层填补与压实技术的应用最为频繁,通过这些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得地基更具稳定性。抛石挤淤法一般更适宜在潮湿地段的软土地基中加以应用,为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需保障投入大密度块石的厚度在4m以内,进而通过对软土层的挤压来保障土层中水分的快速排出[3]。
3.2表层排水法
软土地基的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在软基处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来进行处理技术的选择。对于土质较好、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段,可以采用表层排水法加以处理,在填土之前利用表层排水法,通过沟槽的开发来排出地表水,进而使得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在此技术下,沟槽良好的排水效果必须要保障回填材料选择的合理性,最好选用碎石、砾石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3.3预压法
预压法也是软基处理时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加载预压与真空预压方式。如果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时,面临的是相对松软、易出现地面沉降的软基,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堆载预压法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施工条件下,可以将堆载预压与竖井、井点降水、竖向排水法等加以充分结合,来降低地基沉降的出现概率[4]。如果施工地段的软基属于较差土质、土源紧缺与工期紧张的施工条件,可以利用真空预压方式,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 ,需在软基表面进行砂垫层的铺设,进而进行垂直排水管道的铺设,随后利用不透气封闭膜覆盖来对砂垫层与排水管道实施埋压,最后利用真空泵等膜下负压来提升地基的应力,在压力符合施工要求以后,利用堆载抽气来实现最终的处理。
3.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过程中,成桩是经由振动沉管灌注法来实现的,在成桩结束以后,有关人员要通过各种材料的配比与掺和,来实现对碎石桩的灌注,这些材料主要为碎石、石屑、砂、粉煤灰等,为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施工人员在利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配合比加以科学设计,以提高成桩的承载力与强度[5]。在这种成桩技术下,桩与桩间土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而此作用力能够对地基实现加固。
3.5强夯法
强夯法同样是一种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法,在应用时,利用夯锤等设备来实现对地基的加固,将夯锤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不断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进而通过这种反复的夯实作用力来使得地基土层之间的密实度、硬度与承载力有所增强。在一些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上,如果应用的是强夯法施工技术,还可以通过竖向排水体的设置来进行降水处理,通过降低软基的地下水位,来保障良好的软基处理效果。
结束语:
公路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软基处理时,更要保障处理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以改善软基的性质,从而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提高公路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力,车斌.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8):124-125.
[2]全兴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J].珠江水运,2016,1(6):56-57.
[3]陈政.关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00(010):159-160.
[4]刘冉,李建,孟凡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7,000(016):87.
[5]仇剑.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方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000(0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