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5011119791006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实现混凝土施工的预期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1混凝土质量有关标准
混凝土施工中,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因素是混凝土质量。为此,施工人员必须合理把控混凝土各项参数比例,加强混凝土质量。首先,施工人员需应用饮用水配制混凝土,还要保证饮用水中的化学指标符合标准,包含pH值、碱含量等。其次,施工人员要按照此次建筑项目的特征和气候条件选用此次水泥种类。如此,可有效加强混凝土质量也能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最后,施工人员要细致把控骨料质量。只有品质上佳的砂石骨料才可配制出良好的混凝土。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砂石骨料进行严格的检验[1]。在具体配制时,施工人员要精准计算配合比,尽最大能力加强混凝土性能。
2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不利之处
2.1不利于建筑物使用
通常,大体积混凝土用于地下连续墙施工中。若是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地下室,浇筑完成后产生裂缝进而引发渗漏问题,施工人员难以解决此类情况。若是该项工程建设成本较高、工期较长,不仅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该建筑物的使用。
2.2不利于建筑结构刚度加强
大体积混凝土能够有效加强建筑物的刚度。若是施工完毕后出现了具有贯穿性的裂缝,施工人员难以对其进行修整,这也无法体现出大体积混凝土持久防裂的效用,不利于该项工程的开展。
2.3不利于混凝土持久防裂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有后裂缝生成十分不利于建筑项目投入使用。裂缝中容易进入具有腐蚀性的物体,进而引发混凝土变质问题,具体体现为混凝土表面变色、产生损坏等,该问题难以解决,若长期发生会导致混凝土硬度和抗耐性严重下降,不利于混凝土持久防裂[2]。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3.1混凝土的运输及泵送
根据对建筑施工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可知,搅拌机运送混凝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可能会因外界因素而产生一定的变化,若变化十分明显可能会凝固,这时混凝土无法用于建筑施工中,若施工方还继续施工,会为建筑物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原因,包含混凝土材料质量、运送时间等,只有考虑到每个因素后制定有效的应对方式,才可有效加强混凝土材料质量[3]。因此,施工人员要事先对混凝土展开充分搅拌工作,搅拌完毕后覆遮盖物遮盖处理,延缓混凝土水分流失。
3.2混凝土施工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十分注意的一项工作是对混凝土施工要点展开控制工作。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混凝土维护工作,再而根据此次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比例,保障混凝土性能与施工标准相一致。此外,搅拌机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借助精密的计算来加强混凝土质量。上述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要进行混凝土质量分层检测,只有不断加强混凝土质量、有效约束工人施工,才可明显加强各环节的施工质量[4]。
3.3钢纤维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施工步骤,即钢纤维施工。进行钢纤维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进行实时监督并不断加强钢纤维施工质量,重点监督内容是混凝土搅拌和检修工作。为加强混凝土钢纤维分布合理性,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度符合施工标准。为进一步加强钢纤维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可通过抽查这一方式检查施工质量,进而保障钢纤维施工工艺和施工标准相一致。混凝土搅拌可选用湿拌和干拌中的一种。此外,工作人员需准确控制搅拌流程和时长。
3.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时,施工人员需注意冷缝问题。一般,混凝土浇筑难以避免冷缝的产生。由于冷缝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求施工人员不断加强对冷缝的重视程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密实程度不足会产生很多冷缝问题。若人工展开振捣工作极其容易导致混凝土分布不均,进而产生相应的冷缝问题。目前,我国混凝土振捣工作多数选用机械展开。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保障混凝土振捣时间科学、合理,以混凝土表面未产生浮浆和未下沉为衡量指标。借此能够有效加强混凝土浇筑质量,也可为建筑工作开展带来保障[5]。
4加强建筑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的方式
4.1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
现阶段,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时,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施工情况和项目标准来设计相应的施工流程,设计完成后还要展开技术交流工作,向施工人员详细的解释该次施工的各项注意事项以及施工步骤,还可与其他技术人员分析该设计的各项缺漏,做到准确无误。目前,技术交流工作和设计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较高,要求施工单位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度。此外,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质量,充分保障浇筑的混凝土符合标准,必要时工作人员可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对材料、工人展开合理的调配。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施工方案存在不足之处,应及时反馈并给予有效的优化方式。总之,若想有效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展开施工技术交流工作,此项工作可有效保障施工按照预期展开,也能够加强施工人员对工程的了解程度,进而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4.2不断研发新的施工技术
通过研究可知,我国建筑领域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大多是从西方国家引进来的,我国在建筑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实力均不足,难以达到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科研团队以及建筑领域中的研发部门必须对当前建筑工程中的某些技术进行优化和革新,必要时还可研发全新的施工技术用于建筑施工中。目前,我国建筑领域中的精英就可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让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中国的建筑工程中,进而有效加强中国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长期工作在施工前线的技术人员也可根据自身的经验,制定出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案,为中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准的增强奉献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只有步步到位,才能更有效地加强建筑物质量。此外,施工人员不断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的具体质量会严重影响建筑物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细致的探究,希望能够为混凝土施工带来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施恩.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2):31-32.
[2]申万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居舍,2019(24):91.
[3]夏少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23.
[4]蒙修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1):153+155.
[5]赵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