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升 王鹭鹭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鹭鹭
[导读] 摘要:伴随社会的发展,新媒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信源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多、受众更多,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陵川县融媒体中心  山西省晋城市  048300
        摘要:伴随社会的发展,新媒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信源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多、受众更多,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才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本文将对现今新闻采编出现的系列问题展开探讨,提出有关新闻采编能力提升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自我培养;提升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
        1.1信息需求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的方式彻底改变,同时以往的被动阅读和观看模式也转变为人人可以评论、推送、转发新闻的模式,单一的新闻接收模式转变为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和思考新闻内容的模式,同时资讯的多样性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新闻内容的需求。所以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采编模式,对新闻内容进行全方位、客观的报道,并及时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发布,在满足人们对新闻质量需求的同时,使采编工作更加多样化、更具艺术性,使新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使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1.2传播速度更快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空间局限性,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新闻信息,同时传播范围也可以遍及全球。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使人们可以及时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这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真实可信度低网络上出现海量新闻信息,人人都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发布信息,而其种大量资讯未经过严格的审核,因此许多网络新闻为了吸引受众关注,夸大其词,缺乏真实性,一定程度上导致新闻从业人员的信誉度下降。
        1.3信息量大
        目前,新闻传播渠道越来越多,网络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网络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信息资讯都能随时在网络上发布传播。人们能够在网络上阅读新闻、观看娱乐节目,查阅工作、学习资料,不仅信息数量庞大,而且信息越来越多元化。
        1.4互动性强
        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将以往的单向传播转变为现在交互性、参与性较强的传播。以往受众被动接收,较难与新闻从业人员互动,现在受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实现与新闻发布者及其他受众的交流互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内容,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2]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加强新闻内容的互动性,在保证新闻内容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信息互动,扩大传统媒体和自身的影响力。
        2.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采编形式单一
        随着各类社交媒体的出现,大众更加注重视觉、听觉等全方位感受,对于新闻的采编水平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采编人员长期采用传统的采编模式,观念陈旧,手段落后。以往新闻信息传播速度较慢,信息内容采用照搬复制的形式,采编人员对先进技术缺乏了解,对新媒体的有效融合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和阻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
        2.2缺乏深度
        新媒体带来一系列变化,海量新闻信息每天都在涌现,而不少新闻采编人员只作为新闻的搬运工,对新闻进行简单陈述或搬运,缺乏深入的报道以及不同角度、层面的挖掘,未充分体现新闻核心,对社会舆论无法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这种新闻采编方式已无法适应新闻发展以及受众的需求。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利用新闻信息的独特性吸引受众的关注,加大新闻传播力度,增强新闻媒体以及自身的竞争力。


        2.3缺乏社会责任感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信息快速传播及内容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竞争压力,不少新闻采编人员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对新闻的真实性予以忽视,对网络中容易引起争议的新闻未经验证便复制、抄袭,为了吸引受众注意,扩大知名度,在报道中夸大其词甚至歪曲事实等。由于新闻采编人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不仅无法使传统新闻媒体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还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3.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1增强新闻编写能力
        新媒体时代,人们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到天下事,为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沉淀自己,挖掘新闻背后隐藏的内容,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后真相时代,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把握好舆论的方向标,努力挖掘事件的真相,在新闻编写过程中突出新闻的时效性,进而满足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新闻编辑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新闻工作者参加培训等形式,提升新闻采编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架构体系。
        创新采编形式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载体出现变化,新闻传播媒介也与以往不同。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加强自身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多角度了解受众的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媒介定位,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新闻写作中的表达形式选择尤为关键,表达形式决定新闻的可读性,为此,新闻工作者在编写新闻时,应该注重结构、形式、语言的眼睛,确保新闻的公正、真实。
        3.2增强新闻采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部分新闻采编工作者缺乏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导致新闻稿件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新闻采编工作者在考虑自身稿件的社会定位及其具体受众时,不能迷失方向,应该谨记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能为了提升浏览量而编造假新闻。由于传播的去中心化和传播主体多元化,新闻采编工作者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无论是报道的动机还是报道的过程,每一环节都应该严格审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新闻采编工作强调的是公共利益,受众对于公共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的情况,对于媒体的需求也就受到抑制。为此,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借助科学的方法手段,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呼声,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建立和受众之间的联系和信任,通过多种渠道增强自身工作的开放性与自觉度,自觉接受受众的监督。只有当新闻工作者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始终坚守真实、客观、公正这些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新闻的传播效率才会进一步提升,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才会具有社会价值。
        3.3提升新闻采编工作者的综合能力
        新闻采编工作者通常需要具备“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此外,我们还应该具备新闻敏感,即新闻鼻和新闻眼,善于发现身边的事件蕴藏的新闻价值,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新闻,努力做到新闻内容充实、题材多样、语言朴实。现今的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需要做到求真、求实,还应该善于应用新的技术手段,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便利。其中包括平面编辑技能、对新闻的立体式处理、音视频剪辑技术都是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技能,只有具备这样的综合能力,新闻采编人员才能够切实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若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积极转型,必须要有专业水平过硬的新闻采编人员作为后盾。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才能够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进而促进传播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程惠芬.意境悠深以情动人——人民日报2019年3-4月获奖好标题赏析[J].新闻与写作,2019(8):66-67.
        [2]何百林.把握时机,老题材新切口的地方媒体实践[J].中国记者,2018(05):88.
        [3]刘斌.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新闻传播,2018,01.
        [4]路建新.新媒体时代下报社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探究[J].电视指南,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