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探讨 宋丽竹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宋丽竹
[导读] 摘要: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也需要不断提升应用水平才能提升工作效率。
        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顺义  101300
        摘要: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也需要不断提升应用水平才能提升工作效率。本文从无损检测技术的基础特点入手,并将无损检测与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相结合进行分析,提出有关扩大无损检测应用范围、提升无损检测应用水平的有关举措,意在为我国的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控制发展提供更多角度的建议。
        关键词:压力管道;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1.无损检测的技术内涵
        1.1无损检测技术定义
        我们的传统工业在运行方面都是依照人们的经验或固化的程序进行,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我们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做一些编程处理,当工业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在生产中遇到了问题,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根据之前的数据和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使现代工业生产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运行前提是必须先进行程序设计,制定相应的逻辑运算规则,系统会按照编程规则进行数据运算,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对电力体系、工业机械等进行自动化操控。另外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按照逻辑关系在繁杂的运行路线中选出最佳路径,即便是有些工作人员之前对无损检测技术不了解,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自行编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1.2控制技术
        无损检测有点类似于电脑的组成,它由CPU、存储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电源系统等重要部位组成。由于电气工程种类繁多,因此针对不同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整个系统进行增加或删减,以适应其专业领域的使用。一般情况下电源系统将能量传递给无损检测整体系统,信息编辑系统将数据传递给CPU,然后用户将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再次输入,并可选择性的保存信息和数据,无损检测系统根据编辑程序和运算规则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和数据输出。无损检测系统的运行原理并不难,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对操作的整体流程熟悉,这样才能对信息和数据的控制更加精准,在使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工作总结经验,修正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系统进行完善与优化。
        2.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特点分析
        2.1安全性
        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的检测作业中,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的技术应用特点为安全。其中,安全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检测技术在实施中检测介质的安全性、检测操作方式的安全性、检测程序实施的安全性。具体在检测作业中规避了因技术安全性不足造成的人员伤亡、构件损害等不良现象,确保了压力装置的安全、稳定检测。
        2.2可靠性
        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为技术应用中的主要特征。其中,可靠性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为:无损检测技术在实施中通过超声波、Χ射线技术进行检测作业,能够全面覆盖检测装置进行质量检测作业。因此,在检测数据的获取方面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检测数据。另外,从后期的检测报告出具方面分析,完整的检测数据为装置设备检测质量的客观性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高效性
        研究当前各类无损检测技术,并对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高效性为技术应用中的主要特征。其中,高效性的技术应用特点主要表现为: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装置的检测作业中,检测周期以分钟为单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装置的质量检测作业。因此,从生产企业的作业效率、经济收益角度分析,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在压力装置的生产质量提升、安全稳定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中的应用措施
        3.1加强技术改进
        众所周知,科技是社会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地更新、创新技术,才能保持其先进性,这也是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工业领域中使用了多年,并得到了较好的使用反馈,具有操作便捷、功能丰富、学习简单、可控性强等诸多优点,但是不可否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无损检测是编程技术,需要依托于电子产品向外输出,但是在电磁场强的作业环境中,电磁波会对电子元器件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轻则元器件失灵,重则编程出现乱码造成错误和损失。所以我们需要开发适应于电磁场干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让无损检测技术适应更多的工业生产,让一些特殊领域也能够利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先进性进行发展。
        3.2完善技术控制和管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提升,现代社会中对于自动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这也为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深入开发编程程序才能让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更加广泛。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是双向性的,首先在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过程中要注重先进的技术运用,但是各类技术的使用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环境中的技术使用做出反馈,不断总结经验,刺激技术的创新与更新,让技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变化。由上我们看出使用、体验、反馈、改进等一系列措施是促使技术保持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质量,让技术人员更好地运用无损检测技术,针对工业生产中的各项标准要严格把关。建议建立长效监督检查机制,对于员工的行为和操作要加强监管,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对于工作积极、态度端正的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奖励措施,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明确发展方向
        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当中技术的稳定最为关键,这也就要求了匹配的技术形式也要注重稳定性的发展方向。无损检测作为可编程自动化程序,避免了人为的操作不当,因此无损检测的发展前景是要针对其抗干扰能力进行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自动化行业的整体水平。另外我们正处于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应运而起,未来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节点,因此要不断加强无损检测技术与网络的深度融合,并将其作为无损检测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利用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优势弥补无损检测技术的不足,以此提升无损检测技术的智能化程度,让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护产业不断完善和进步。
        3.4充分利用数据技术
        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就是针对大量的检测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将加工成型的数据模型传递给处理器,或是提供给工程师,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数据的基础工作,将人们从繁重的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并有效减少失误率,对于提升工作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于“大数据”时代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工作主要是信息收集和信息传输,为了保证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流畅,计算机信息的收集技术以互联网信息为框架,然后通过网络整合信息,但是随着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管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计算机收集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大数据获取数据的手段相对更加复杂,需要大数据与云计算相互融合,使得数据收集和整合更加高效才能满足无损检测技术需求。
        结束语
        对当前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实际检测中作业人员主要通过应用渗透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Χ射线探伤检测技术以及磁粉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检测作业。另外,在具体的检测技术应用中,为了确保各技术应用效果的合格性,同时合理地提升检测作业质量,检测单位在实际作业中还应从提升人员技能、优化规范作业流程、加强软件和硬件的调试维护方向着手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昕.解析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进展[J].化工管理,2019(33):134-135.
        [2]苏红哲.工业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新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31):218.
        [3]曹荣庆,周一亮,胡志刚.无损检测技术在锅炉压力管道检验中的应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4):138-139.
        [4]周彬.压力管道及压力容器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9(17):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