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工作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封乾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改革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当地政府需要提高对城乡规划的重视程度,并对当前城乡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较好的掌握,然后对城乡发展状况有一个较好的把握,科学合理地开展城乡规划。当地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的时候,应该对当地的特色进行掌握,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城乡建设进行完美融合,并对城乡规划机制进行完善,统筹兼顾农村资源以及城市资源,并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进行协调,有效
        身份证号码:13018519930826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改革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当地政府需要提高对城乡规划的重视程度,并对当前城乡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较好的掌握,然后对城乡发展状况有一个较好的把握,科学合理地开展城乡规划。当地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的时候,应该对当地的特色进行掌握,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城乡建设进行完美融合,并对城乡规划机制进行完善,统筹兼顾农村资源以及城市资源,并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进行协调,有效促进城乡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对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有效保障社会公平公正。
        关键词:城乡规划工作;问题;解决措施
        1城市规划工作概述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合理布局、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探究城市未来发展、规范城市发展的综合部署作业。其是城市管理的关键,也是城市建设、城市运行及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前提。在城市规划工作开展阶段,相关人员需要以科学的论证态度、发展的视野,对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发展情况进行专业决策,以便在为城市片区规划提供有效指导的同时,规范城市建设及综合管理标准。
        2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城乡规划缺乏创新定位,不能突出地方特色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建设速度加快,城镇化的规划也进行了不断完善和创新。城乡规划工作在城镇建设中具有引领作用,是城镇建设的战略指导。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城乡规划定位较为相似,不能突出地方特色,出现千城一面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做规划的时候没有对本地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充分挖掘,仅从自然地理和经济方面的角度来考虑城乡规划,缺乏人文视角。另外,许多城市定位模糊,没有辨识度。据统计全国“生态旅游城市”数量为30多个,“山水园林城市”数量为20多个。这些城市必然都独具特色,但是难以从城乡规划和城市名片上辨识出来。
        此外,有的城市对城市过去的荣光和角色盲目继承,不能在新的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以往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功能并不能在适应新时代要求。例如四川自贡,作为老牌产盐地,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加紧生产保障了大半个中国的食盐供应。近年来,我国交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内陆城市可以便捷地获取成本更低的海盐,海盐也逐渐取代井盐和岩盐,自贡井资源也逐渐枯竭。但自贡本地并没有转型发展其他产业,依然坚持发展井盐,并在辖区内长山镇开辟另一井盐矿藏,将其卤水引至食盐工业区,继续进行生产。此时食盐的销路已基本小时,引水管道投资巨大,难以收回成本,导致多家工厂破产,自贡市的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下降为二线小城市,现如今只能通过燊海井旅游景区来了解自贡过去的辉煌。
        2.2城乡功能区交叉,分区不明显
        因为城镇化速度加快,社会和政府普遍存在关注建设、忽视规划的现象。过分追求短期利益的结果是出现许多问题,城镇功能区域在重叠、交叉。例如一些城市出现了工业区围城、市场围城甚至垃圾场围城的情况,比如四川荣县建设新城之后,将环卫资源倾斜到新城区,老城区的卫生状况每况愈下、垃圾遍地;绵阳市在建设科学城之后,城市面积过大带来环卫成本增加,城市垃圾运转不畅,造成一些地方垃圾围城。城市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建设没有秩序,城市功能重叠,为重叠区的未来发展带来困扰。
        2.3新技术在规划工作中应用不足
        近年来,城乡规划工作意识较为僵化,新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还不足。可以辅助城乡规划的技术有3S技术(遥感卫星无人机技术、GPS、GIS)、VR(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城乡规划中应用还不足。
        2.4 城乡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城市规划越好,未来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就会发展的越好。我国很多地区的城乡规划水平都比较低,很多都没有对城乡规划分区进行明确,这不利于未来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以及城乡秩序的构建。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提高对城乡规划的重视程度,这就导致城乡规划宣传力度不够高,执行力也比较差,很多工作没有有效开展。
        3新形势下开展城乡规划工作的策略
        3.1健全城乡规划工作机制
        在对城乡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规划的诸多特性有一个把握,其不仅具备科学性,其还具备特色以及前瞻性。

对于我国过去所进行的城乡规划,要以一个客观的态度来对其进行看待,吸取过去城乡建设过程中的教训,不断积累城乡规划经验,对城乡规划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在当地政府进行城乡规划的时候不仅需要对现实情况进行掌握,还需要对未来城乡发展方向进行明确,运用科学的方式和辩证思维,更好地开展城乡规划工作。
        另外,在对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当地政府需要坚持统筹兼顾,对城市和农村进行协调,充分运用城市的资源以及农村的资源,促使城乡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对不同地区的城乡规划进行制定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从而使制定的城乡规划能够有效为城乡建设提供指导。一个完善的城乡规划工作机制应该包含诸多内容,其不仅应该包括旅游的发展策略,还应该包括电力使用以及旅游发展等内容。
        3.2掌握地区的特色,构建特色城乡
        在对城乡建设进行规划的时候,当地政府应该对本地的历史文化等特色进行把握,构建特色城市。在当前这个时代,城市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具备自身的特色。要想构建特色城市,需要在城市规划的时候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城乡建设进行完美融合,从而使城乡总体能够很好地体现当地的文化特征。其实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不是只有宏伟壮大才算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建筑具备城市内涵,同时整齐优美,那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为了构建特色城乡,就需要当地政府深入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并注重对城市建筑的布局和整体设计,让主建筑具备当地的特色,其不仅需要能够对本地的历史文化进行表现,还需要对其进行绿色环保建设,从而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城镇。
        3.3充分发掘当地自然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相适应
        城乡规划不仅是对城市和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也是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一个城市可供挖掘的财富不仅有当地文化资源,也包括自然资源。利用合理的城乡规划充分挖掘辖区内的山地、河流、湖泊、湿地等资源,进行可持续经济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这个过程中要防止私挖滥采、滥砍滥伐等现象,才能为城市经济添砖加瓦。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准确掌握辖区内各个类型的自然资源,在规划设计中以保护本地区传统经济为主,引进环境友好型经济为辅,促进农村和城镇共同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4协调人口与土地问题
        在城乡规划中,政府要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在城乡规划中合理使用土地、集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城乡规划中政府要认真审查每项用地,在保证城乡建设运行的经济性以及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荒地和劣地,保护基本农田不受损失。在城乡规划中,为了保障农民的权利,政府应该尽快改革征地制度。很多地方在耕地和建设用地上划分不明确,造成了耕地的流失,也使建设用地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政府必须做好农村宅基地、承包地、山地、草场的登记、确权、颁证工作,确保土地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益权有法律的保障。
        3.5 实施精细化监管
        从规划设计、规划审批到开发建设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实施精细化监管。监管者的角色可以由相关部门承担,也可以由市民担任。首先,规划设计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公示,在正式规划编制阶段,召开公众座谈会,充分尊重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实行网络化规划审批工作,企业资料在网上提交,政府部门网上审批,不仅节约了空间时间,网络化的审批透明地呈现在市民眼前,可以避免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出现;最后,开发建设环节中,建设单位要定期向相关部门网上汇报施工进度、施工方式等具体情况,由相关部门和市民共同监管开发建设活动。高质量的监管是落实城乡规划意图最重要的环节,通过严格监管落实规划意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结束语
        城乡规划工作具有诸多特性,其具备公益性和全局性,除此之外,其还具备综合性和战略性。它不仅和政治以及文化有着较大的关联,还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城乡规划工作意义重大,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对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有效保障社会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马宏科.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32-33.
        [2]邓军.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11):98.
        [3]陈春娅.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探析[J].智能城市,2019,5(03):88-89.
        [4]彭玉如.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相关性[J].管理观察,2019(04):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