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实行胸部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之后临床诊断作出借鉴应用。方法 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 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例。观察组患儿实行胸部CT诊断, 对照组患儿实行X线诊断,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确诊、漏诊、误诊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确诊率为86.96%, 漏诊率为13.04%, 误诊率为0;对照组患儿确诊率为65.22%, 漏诊率为23.91%, 误诊率为10.87%;观察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实行胸部CT诊断, 确诊率高, 能够早期确诊并给予及时治疗,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胸部CT;支原体肺炎;诊断;临床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hest CT diagnosis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92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Chest CT diagnosis was perform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X-ray diagnosis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agnosis,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gnosi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96%,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13.04%, and 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agnosis rate was 65.22%,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23.91%, and 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10.87%. The diagnosi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hest CT diagnosis for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has a high diagnosis rate, can be diagnosed early and treated in tim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hest CT; Mycoplasma pneumonia; Diagnosis; Clinical application
支原体肺炎是指由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症状, 常同时伴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其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等排出含肺炎支原体的分泌物, 再由健康人通过呼吸道吸入, 从而引起此类疾病。该疾病多呈现散发或小流行, 发病人群以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为主, 婴儿也有极大可能会被感染。临床上主表现为缓慢发作, 潜伏期多为2~3周[1]。咳嗽主要呈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特点, 咳出痰为粘液样痰。发病时多有体温升高, 体温恢复正常后仍可能有咳嗽症状, 偶尔出现胸骨后疼痛症状[2]。患者在体检期间常出现咽部充血, 伴有中耳炎或鼓膜炎, 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胸部体检与肺部病变程度常不相称, 可无明显体征。主要检查方式为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显示多种形式的肺部浸润, 呈节段性分布, 以肺下野多见, 部分患者检查可见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加, 中性粒细胞占比增大;发病2周后, 大部分患者病原体检查凝血试验呈现阳性, 血清支原体抗体恢复期抗体滴度增加, 可进一步确诊。当患者为儿童时, 支气管肺炎会严重危害患儿正常发育成长, 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减轻患儿症状, 缩短病程, 因此早期确诊并开始治疗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胸部CT诊断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选患儿家属均了解检查方法与具体步骤, 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签定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 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严重肝脏损害者、严重恶性肿瘤者。该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3例, 女23例;年龄3~9岁, 平均年龄(5.21±2.12)岁。对照组患儿中男24例, 女22例;年龄2~8岁, 平均年龄(5.35±1.3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儿进行胸部CT诊断:将层厚度设置为5 mm, 层间距为5 mm, 间距为1.20, 扫描时间设置为1.0 s。将电压设置为120 kV, 将电流设置为80~140 mA, 协助患儿平躺于检查床之上, 安慰鼓励患儿, 并对患儿进行CT扫描。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 各项设置参数与平扫保持一致。在给予患儿局部麻醉后, 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后进行扫描, 对病灶边缘及内部 CT值采用平均值计算, 在扫描结束时, 将结果传输至电脑上, 由医师进行评估确诊。对照组患儿行X射线诊断:设置好靶片距100~160 cm, 在曝光情况下根据患儿体厚设定各项参数, 设置好后对患儿进行X线检查, 最终由医生进行评估确诊。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确诊、漏诊、误诊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确诊率为86.96%, 漏诊率为13.04%, 误诊率为0;对照组患儿确诊率为65.22%, 漏诊率为23.91%, 误诊率为10.87%;观察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需要综合治疗, 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及对肺外并发症的治疗[3], 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 常会合并肺部大片炎症浸润、肺不张等表现, 同时可能引起肺外多系统并发症, 为此, 早期治疗十分重要。有相关报道指出[4], 采用X线检查方法, 虽然能够诊断出某些疾病, 但由于人体中某些器官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很小, 因此在检查时很难检查到重叠的组织。而CT检查方法能够弥补X线技术的不足之处。CT是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准确地利用射线并扫描人体的一部分以及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多种优点[5-9]。CT检查后图像能够传输至计算机中, 计算机容量大、运算快, 可立即重建图像。CT扫描可以有效避免因扫描时间短而产生的伪影。CT检查可清晰显示支气管肺炎、肺实质病变, 更加直观地观察肺部病变, 有利于准确定位和明确病灶。支原体肺炎的肺部病变在X线检查结果中与病毒性肺炎相似, 且其表现不易与支气管肺炎区别, 容易造成临床误诊现象;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出肺部、纵隔及胸膜病变, 不仅可以帮助医师确诊支原体肺炎, 且纵隔肿瘤的检出率也很高, CT检查还可以区分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对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率[10-14]。同时, CT检查方法还能够区分成人与儿童的肺炎表现。儿童肺炎表现为肺叶实变、胸膜渗出;成人肺炎表现为散在的、多发的玻璃状病变。
窗体顶端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确诊率为86.96%, 漏诊率为13.04%, 误诊率为0;对照组患儿确诊率为65.22%, 漏诊率为23.91%, 误诊率为10.87%;观察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支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值得今后广泛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 支原体肺炎患儿实行胸部CT诊断, 临床疾病确诊率高, 能够帮助临床医师进行确诊诊断, 可作为今后首选的确诊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谢红. 胸部X线与CT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 35(5):122-123.
[2] 牛文忠, 丁显春. 胸部CT诊断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7):44-46, 53.
[3] 张秀霞.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坏死性肺炎临床及CT影像特点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 2018, 23(2):356-359.
[4] 贾莅彦, 张剑, 何朝晖. 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和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诊断价值比较.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8):2718-2719.
[5] 佟永安. 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评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131, 133.
[6] 王寿明, 李豪胜. 浅析胸部螺旋CT在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的临床价值.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7):32-33.
[7] 高丽群. 胸部CT早期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链球菌肺炎的价值.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 40(3):208-210.
[8] 王兴佑. 胸部螺旋CT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140例临床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17):157-158.
[9] 陈春晖, 房涛, 王道建, 等. 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比较分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 13(4):33-35.
[10] 许武更. CT诊断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医药前沿, 2017, 7(6):77-78.
[11] 謝钊, 沈本涛. CT影像特点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5):3504-3505.
[12] 郑柏军, 张国立.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点的临床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5):155-156.
[13] 李建军, 耿冀州, 张熙尧, 等.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9):147-148.
[14] 杨猛. 中医望诊联合胸部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