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李焕鹏
[导读]

李焕鹏    勉县武侯中学  7242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44-01

        化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给高中的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资源丰富、容量大等特点,通过有目的的引用和转化,将化学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结构宏观化,危险、有毒的实验模拟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化学中的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化学知识涉及范围广泛且较为抽象,从宏观微观到定向定量,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将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学生也很难理解。例如:化学变化的实质,宏观上是有新物质生成,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微观上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而微观上的变化我们无法观察到。在实际教学中解决这个难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这个过程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准确直观的感知,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更容易将抽象化的知识进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化学从生活引入课堂。
        中学化学中,关于化工生产的内容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模型、挂图、板书等演示手段,真实性和直观性较差,无法激起学生对化工生产的兴趣。如果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编写化工生产的流程图,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转化和流动情况,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生产过程及反应原理。例如:用三维动画展示硫酸工业中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氨的合成塔等中,在展示讲解该课件时,再配以播放相关的化工厂的全貌及车间内部设各的场景,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化工生产的真实性,增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三)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充分发挥其信息量大、省时省力的优势,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课堂中需要的大量相关资料等教学内容,放入教学课件中,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就可以接触到大量生动的学习内容,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有机化学这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复杂的分子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新知识,有效提高了教师课堂授课时的时间利用率。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一)易出现的问题:
        1、将多媒体技术狭义地理解为使用课件上课。
        部分教师认为课堂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就是使用课件上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对课件开发和利用,更有甚至,一些教师为了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课件,或者直接用教辅资料中配备的课件上课,这些教师没有从整体教学设计去思考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2、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化学教师不懂计算机操作,计算机教师又不懂化学教学,在教学中,使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缺乏教育观念的转变,成为机械的叠加。



        3、多媒体教学技术可能会增加学困生的负担,不利于学困生的快速提升。
        学困生与优等生相比,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比较差,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会将大量的教学素材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无疑会增加学困生的负担。
        (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注意几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不能省略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重要方式,板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应要分清主、副板书,不能把所有的板书都投影到大屏幕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解题过程、计算方法等副板书写在黑板上,以保证与学生思维的同步。
        2、不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演示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按照课标要求为学生做演示实验,不能因为麻烦而用课件模拟代替实验过程。
        3、多媒体不能代替传统教具
        传统教学中的挂图、仪器、实物等直观教具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应有效利用,例如,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我利用传统分组实验的方式与多媒体手段有效结合,指导学生实验,使学生对原电池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三、多媒体与高中化学教学结合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各学校应利用教师的课余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线上或线下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熟练掌握数据的统计处理、电子白板的应用、课件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及加工方法、新技术新媒体网络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信息技术技巧,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要求。
        (二)有效利用各学科优势,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与互动,形成校本资源库。
        高中化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个知识大爆炸时代,仅仅靠传统的授课方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上,应与信息技术学科相融合,
        有针对性地选用现代教学媒体,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邮寄融合,改变传统观念,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增强教与学的效率和整合教学资源,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此外,加强校内集体备考,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建立校本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三)有效利用网络课堂和线上教育,弥补课堂教学的漏洞,为学困生助力。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成为新的教学模式,正常复工、复学后,教师可以继续利用线上教育平台或校园网,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学校以学科为单位,各学科教师将学生学习中易错的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行归纳整理,通过线上教育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线上解疑或个别答疑,弥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为学困生助力。
        多媒体技术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可以解除教学过程中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一些障碍,可以打破教材的局限,使知识德育延伸,纵向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