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金熙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诸多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与想象力极其丰富。而科学实验教学就能将这一点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使用科学实验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其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对科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金熙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221412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诸多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与想象力极其丰富。而科学实验教学就能将这一点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使用科学实验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其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对科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48-01

        引言
        我国自进行新课改以来,对学生教学方式逐渐从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与动手的能力。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但是在实际开展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会需要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优化。在此期间,能够培养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低年级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我国自执行新课改之后,小学的教学模式逐渐开始强调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科学性与创造性等等,不再是教师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用科学实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不单单只是聆听者,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参与的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学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将学生的生活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来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相应的假设,小心的对自身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与验证。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设计期间,需要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而很多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缺少大量的实验器具,尤其是农村的学校没有进行科学实验的条件,这就限制了科学实验课堂教学的落实。因此,需要对科学实验教学重视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低年级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授科学实验课程的时候,应该做好引领者的身份,因为小学生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都不是很成熟,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容易模仿,相关的知识了解并不充分,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渐的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出现错误,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实验的规律。而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本上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很多学校不具备实验器材以及做实验的条件,即使含有实验器材的学校很多都是比较陈旧的器材,其中部分器材无法实现当前课本上的内容。而很多教师在教授内容的时候,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加稳定,只是让学生单独进行实验,或者是教师自己进行实验,有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步骤,并不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而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实验,不能根据自身想象对实验进行创新,这样让学生不仅丧失了对科学实验课程的积极性,还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厌恶科学实验课。
        三、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以趣味的问题场景吸引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更愿意听取比较有趣的课程,因为学生本身就比较爱玩,而且想象力丰富,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以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是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气球为什么能够飞上天空啊?这时什么原理呢?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对知识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进而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课程的时候,教师在上课的开头,将一些实验器材摆放出来,让学生猜测本节课教师想要教学生什么实验,让学生勇于回答,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表扬,之后在带领学生进行后续的教学,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需要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内容?学生在回答出来之后,给予表扬,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的总结。教师使用趣味问题或是场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学习到科学实验知识。
        (二)教师需要做好指导工作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校对学生开展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而学生只是属于聆听者的角色。而科学实验教学是需要教师作为一个引路者的身份,而不是单纯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引领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能够自主的完成实验,整个实验过程,教师需要从旁协助,在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及时给予解答或是引导。教师在让学生正式开始实验之前,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并且进行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之后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在具体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从旁协助一旦发现学生操作出现错误时,教师需要及时制止学生的行为,并且告知学生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如果继续试验会造成这样的后果,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浮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实现准备一个水杯,水杯中放置一个小球,让学生思考如何在不触碰杯子,并且不将杯子碰倒的情况下,能够将杯中的小球拿出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勇于回答,在学生给出答案的时候,教师直接根据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进行实验,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确定自己所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学生给予的答案正确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之后在让同学们进行讨论,问什么运用这位同学所给出的答案能够将小球取出那,进而引进课本上的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科学实验课程之前,教师需要实现制定好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趣味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鼓励学生勇于回答问题与提出问题,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实现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咸富莲.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2]刘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7.
[3]马琰.浅谈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分享学习[J].新智慧,2019,(2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