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赵倩
[导读] 趣味性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对推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数学老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解读,关注与学生的交流,分析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的辅导及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以及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赵倩     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中心学校  134600
【摘要】趣味性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对推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数学老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解读,关注与学生的交流,分析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的辅导及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以及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教育;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22-01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法的重要性
        趣味性教学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教学活动。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及研究时明确提出,如果能够以趣味性教学方法为依据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那么对学科教学改革有重要的作用及优势。老师还可以结合不同游戏活动设置的相关要求,将不同的游戏环节融入趣味性教学方法之中,其中竞赛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胜心,老师需要了解数学学习中的趣味性元素的有效挖掘,以此来实现针对性的改革。其次,趣味性教学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老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师生角色的互换,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尽量避免简单的一刀切和直白的知识灌输,而是应该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保障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进而在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的过程之中提升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意义重大,老师需要释放学生的天性,关注游戏教学之中趣味性元素的有效筛选,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实现游戏教学与趣味性教学活动之间的紧密结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游戏的参与积极性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动,充分体现游戏教学的指导作用及优势。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老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活动游戏,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之中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通过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的人民币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以及认知,意识到人民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学形式能够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呈现整个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以及游戏化,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说出个人的想法,积极参与不同的自主探究活动环节,提升个人的探究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的开展对老师的要求较高,但是能够充分的释放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好胜心以及求知欲比较强,非常喜欢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获得他人的认可,老师可以着眼于这一个性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着眼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的实质要求不断实现趣味性教学元素与计算机教学之间的完美融合,通过这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积极彰显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指导作用及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整个竞赛活动所涉及的环节比较复杂,为了保障整个教学的持续性,老师需要在竞赛训练的过程之中及时调整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比如老师可以先讲解不同的小题目,然后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答出来,谁回答的最快最准,就可以获得老师的奖励。另外老师还可以开展相应的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实现合作探究以及独立思考,主动分享各自的交流成果以及探索经验,在老师方向的指导之下实现自我教育的自我调整,在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分析中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会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情境教学课堂
        情境教学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对老师的教学经验以及综合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数学老师需要了解新时代背景之下数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情境教学与趣味性教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针对性的辅导,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印象以及态度,通过重难点的提炼来创造不同的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和自由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比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老师可以先准备20个糖果,然后分给3名同学,让其他同学数一数,这3名同学手中有多少个糖果?不可否认,情境创设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产生更多的良性体验,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从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数学老师需要了解学生对数学的知识印象,分析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相关性,坚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自由发挥,身临其境进行主动的感知,从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大有裨益,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将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竞赛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将更多丰富多元的趣味性教学元素与小学课程相结合,保障学生能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霞,张静.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7,(002):76,78.
[2]王文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6,(039):247-247.
[3]刘红.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明日,2019,(00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