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爱以育德——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彭燕文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彭燕文
[导读]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小学阶段对于培育学生的德育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小学语文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故而,本篇文章将主要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

彭燕文     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溪美朱学校
【摘要】随着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小学阶段对于培育学生的德育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小学语文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故而,本篇文章将主要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提升德育教育的效率,从而培养起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切实做到文以载道,爱以育德。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文以载道;爱以育德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03-01

        正所谓百年树人,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小学语文的教学课程不仅包含了众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还涵盖了一种重要的德育思想,比如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乐于助人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能够在语文课本中学习到,同时也能够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学内容本身包含了德育教育的内容,但是较少有语文教师会在课堂上着重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内涵。然而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不能仅局限在科学知识的教授,还应当利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帮助小学生提升德育素养,建立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内容单一
        小学语文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多遵循教学大纲开展教学任务[2]。在教学大纲的限制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教育观念过于死板,认为一切超纲的教学内容都不应当让小学生接触到,超纲内容会影响课本内容的教学效率。然而随着互联网信息在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小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就涉及到了课外的语文内容,因此从目前的教育情况看,教师需要为学生补充额外的课外知识才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保守的教育观念导致教学内容单一,不利于小学生的思维扩展和知识面的提升。
        1.2教学模式固化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较少有机会去开展有关语文学习的课外活动。即便是举行作文比赛、朗读比赛也是过于注重形式,并未注重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也无法在活动中帮助小学生提升德育素质。教学模式的固化不利于小学生的课外内容学习,同时也容易让小学生丧失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策略
        2.1举办相关活动
        在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实践时可以举办相关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升德育水平[3]。知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输入还需要进行输出。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小学生对于德育教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具体而言,在学习完某篇课文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寻有关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例如在学习课文《鸟的天堂》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去搜寻中国特有的珍贵的鸟的相关介绍,然后为其预留出学习的时间,在一个礼拜之后举办一堂以“中国珍贵的鸟”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在读书分享会上,小学生需要围成一圈坐着,而不是采用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然后教师需要鼓励小学生根据自己阅读到的内容进行自由地发言。发言的内容可以涉及到鸟的种类,也可以介绍鸟的生存环境和生存习性,或者是探讨鸟类目前面临的生存困境。关注生物多样性和鸟类的生存现状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今日中国的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对于小学生的环保教育也应当提到日程。环保教育也属于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具有创新性,还较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读书分享会上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小学生能够彼此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想。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主要充当引导者和总结者的角色,而不应当过于干涉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活动才能够扩展学生的课外自学能力,让其接触到不同于课本的教学内容。通过此类的活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小学生也接受了德育教育,提升了个人德育素养。
        2.2知识的扩展
        为了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加深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和理解,除了利用课本的教学内容外,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寻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教学内容来为小学生寻找更多的德育教育内容。例如在学习课文《我爱你,汉字》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设计有关汉字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带有科普性质的纪录片或者科教片来帮助小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伟大。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就是让学生通过建立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来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因此实际上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些假大空的口号,而是需要让小学生真真切切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文化产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由此小学生不仅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能够更加具有活力,同时也能够慢慢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一些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人物,从而激励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注重采用文化教学的策略,利用扩展的知识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进而让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其培养高尚的品德。
        2.3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写日记或者周记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际上,在小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反思,来帮助自己进行自我剖析,从而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必定离不开大量的自我反思和批评,这种反思和批评能够帮助一个人不断完善人格。实际上,小学生也应当进行反思,小到做错一道题,大到和家长吵架等等,这些琐碎的小事都可以成为自我反思的地方,通过写作的形式能够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够让小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3.结语
        小学语文不仅应当注重传授语文知识,还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让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准,进而建立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文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24):80-81.
[2]刘芳.让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58.
[3]马娴敏.语文教学中德育对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分析[J].才智,2020(17):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