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郭敏诗
[导读]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依赖于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理论学习,一种是教科研活动。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幼儿骨干教师要融入到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给观摩教师以思者和启迪,并且可以开展不同的园内观摩、示范园观摩、全区观摩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实践,发挥示范作用。

郭敏诗    广西岑溪市明都新城幼儿园  543200
【摘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依赖于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理论学习,一种是教科研活动。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幼儿骨干教师要融入到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给观摩教师以思者和启迪,并且可以开展不同的园内观摩、示范园观摩、全区观摩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实践,发挥示范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2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优质学前教育的价值及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认识到教师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决定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为儿童成长和社会发展造福的事业,是实现民族振兴的迫切需求。而培养发展骨干教师是推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提升的切入点,要促进幼儿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就必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自我研修,坚定科技启蒙特色教育目标
        新时代需要孩子们从小具有科学素养。幼儿期十分重要,它是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要尽量多地提供教育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实际参加到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和方法,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儿童科学素养培养和发展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直观生动、丰富有趣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并积极参加自我研修:
        1、积极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2、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并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3、阅读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
        4、认真学习《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制订幼儿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5、大练基本功,利用空余时间练习弹唱、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
        二、示范引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本学期我与本班李老师结对,为尽快的共同成长,特制定如下计划:
        1、在师德师风、业务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注重日常工作的引导,及时指出李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其及时改进幼儿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3、听李老师的课,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及时指出李老师上课中的优缺点,对如何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4、指导李老师如何撰写教案、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如何撰写>教学反思、观察记录和活动实录等。
        5、指导李老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并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6、建议李老师多阅读一些幼教方面的书籍,在书籍中领略教育的真谛。
        三、加强师德教育,树立道德风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高尚品德和良好作风的教师,很难育人,同样也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


如果幼儿园教师心与心之间有隔阂,步调纷乱,甚至互相拆台,那么,园所的工作肯定做不好。同时,一个园所如果没了凝聚力,就会如一盘散沙一样,各行其是,会大大削弱园所的发展之力。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努力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富有凝聚力的战斗团体。
        因此,作为骨干教师首先要具有正确的思想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充满信心,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意识,丰富职业情感,优化职业行为。引导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做好从事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心理准备;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建立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通过规划和设计,引领教师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使教师明确其发展的目标,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强化了自我设计的激励功能。园骨干教师要利用不同的场合经常帮助教师提高职业认识,树立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增强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立定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志向,从而建立良好的职业风尚。同时,骨干教师要善于蹲下,并融入教师中,善于与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分享她们的成功,倾听她们的建议,力争与她们达到心灵的相通、相融,真正成为他们事业的合作伙伴,这才能对她们产生持久的激励效应。总之,通过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带领之下,使教师在目标的一致性、价值观的统一性、行为的协调性方面得到明显加强,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牢牢地拧成了一根坚韧的“桶箍”,增强了幼儿教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融入幼儿教育实践,充分发挥教学示范效能
        幼儿骨干教师要融入到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给观摩教师以思者和启迪,井且可以开展不同:园内观摩、示范园观摩、全区观摩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实践,发挥示范作用。从园所支持的角度,探讨培养策略在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境,注重幼儿、家长、园长、同事之间的角色协调,园所要形成骨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认定办法》、《教师专业发展分层认定办法》、《骨干教师管理制度》等,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有规则,利用制度评价用,从不同的方面对骨干教师进行支持,帮助骨干教师确立各阶段的专业个人专业教育规划内容,使之切实可行。同时,园所还应当以课题研究为抓制,以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共同完成园所的教科研工作,实现同伴互助。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探讨培养策略对于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塑造和培养,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支持,主要包括有: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省机构设置、区域人才培养规划,通过这些社会支持举措,可以极大地创设幼和氛围,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
        五、以园为本,构建园本研训的平台
        园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骨干教师引领示范的平台。近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园本教研力度,要求教师对园本培训要树立一个观念,养成一个习惯。一个观念――常规工作就是园本培训。教师从早到晚做的那些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说都是园本培训,而且是最具体、最实在的培训。如果能这样认识,那些常规工作在心理上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提高能力的机会;在工作过程中,就不再是完成任务了事,而是会自觉地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工作结果也不再是单纯地教育孩子,而是使自己得到了成长。一个习惯――凡公开场合的发言或谈话,都经过认真准备,并形成书面材料。如:文明班级观摩、班级环境创设现场讲解、班级教师工作总结、集体备课发言、教研组说课、教师论坛等等,都要求写成书面材料。这对幼儿教师来说,便于她们对工作中的问题深入思考、斟酌语言、提高水平。我们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教师的教学业务、理论水平都会在一定时候出现飞跃。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在教师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幼儿教育水平。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利用并加强互动研讨、案例学习、课题研究、自我反思、外出学习培训等形式,积极开展“园本教研”,不断提升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能够切实、快速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好办法。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骨干教师塑造的培养过程中,要了解各级骨干教师的真正高起点,考虑到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特点和规律,从幼儿骨干教师自身专业成的角度,创设一个良好的骨干教师成长环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的作用,让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
[2]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J].薛婷婷.学前教育研究.2018(04).
[3]隋立国,王瑞雪.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J].文教资料,2008(30):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