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实施生涯规划教育途径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张晓平 陶庆阳
[导读] 高中学生发展生涯规划教育是随着高中新课程和高考改革而提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高中教育阶段引导学生做好规划,明确目标,弄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知晓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实现从“现实的我”到“理想的我”的跨越。但就农村高中而言,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教育途径也在探索之中。本文系统总结我校在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及取得的成效,旨在抛砖引玉,提升高中阶段对生

张晓平  陶庆阳    吉林省永吉实验高级中学  132200
【摘要】高中学生发展生涯规划教育是随着高中新课程和高考改革而提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高中教育阶段引导学生做好规划,明确目标,弄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知晓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实现从“现实的我”到“理想的我”的跨越。但就农村高中而言,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教育途径也在探索之中。本文系统总结我校在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及取得的成效,旨在抛砖引玉,提升高中阶段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并通过有效途径的加以实施,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19-02

        生涯规划教育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指导领域而言,分为生涯指导、生活指导、学业指导三大块。其中生涯指导包括生涯规划指导、升学指导、职业指导;生活指导包括适应性指导、自我认知、情绪调控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学业指导包括学习困难指导、学习方法指导、选科指导、选课指导、考试指导等。其意义在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合理规划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提出,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在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教育途径,并取得了有效的教育效果。
        一、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实现了德育课程化。在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中,结合本校实际,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研发,增强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形成了高一学年以生涯觉知、自我认知、职业关注、衔接指导和规划短期目标能力为核心的《生涯规划意识唤醒》;高二学年以自我觉察、挖掘学科潜能、职业体验、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规划长期目标为核心的《我的青春我做主》;高三学年以心理减压、复习指导、高考报考指导为核心的《我的大学我做主》的校本教材。
        学校明确规定,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德育课堂教学之中,学校设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由政教处统一规划,每3周上一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课,各学科教学也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渗透,确保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主渠道得以实施。
        二、强化专业培训,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生涯规划教育是随着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而提出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新的教育理念。它既有普遍性,又有其自身的专业性,不仅所有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还必须有一支对生涯规划教育能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教育、指导能力和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此,要加大专业教师培训力度,要创造条件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生涯规划研讨活动和师资培训活动,可以到生涯规划教育搞得好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建立和强化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为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奠定师资基础。
我校多次组织领导、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江苏、长春等地,参加高考改革和学生生涯规划研讨会,对先进校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作考察学习汇报。2018年年初,我校有4名领导、教师应邀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召开的职业生涯高级培训班的培训,在会上以ppt形式汇报了我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情况。在这次会议上,我校被授予“吉林省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基地”铜牌。2018年9月,我们参加了省教育学院召开的“省培计划”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题培训。2019年9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生涯规划师”培训。2020年5月,参加了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生发展指导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高考志愿咨询师”岗位培训。到目前为止,我校有12名教师分获有关部门颁发的“生涯规划师”“高考志愿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证书,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得到了壮大。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生涯规划教育的骨干作用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各项决议,都是通过班主任在班集体中执行落实的。生涯规划教育也必须依靠和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在班集体建设和活动中做好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在班级建设中,我们突出了对学生的生涯指导,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班班通、微信群、演讲比赛、读书汇报会、假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载体,强化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切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
        主题班会,是班级德育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各年段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召开以生涯规划为主题的班会,由学生设计、学生主持、学生参与,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使学生在活动中树立和形成正确的生涯方向,规划学习生活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定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为毕业生搭建生涯规划发展平台,促进学业成长
        高三是对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最终检验,也是即将踏入高校或走向社会的人生旅途的一个节点。可见,对高三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是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中之重,不可小觑。可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一)通过主题班会,进行全面指导。高三应强化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班会作用,通过主题班会专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通过交流,根据自身兴趣及发展情况,及时矫正成长规划,促进学业成长。



        (二)邀请往届毕业生来校做职业生涯引导。我们多次邀请现就读大学或已就业并有所成就的往届毕业生回校作报告,以此激励和引导在校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让学生轻松备考,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
        (三)通过谈心活动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目标。学校政教处教师和班主任,要了解高三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思想状况,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在与学生促膝谈心中强化生涯规划指导。
        (四)为学生高考志愿申报做好指导,奠定生涯规划基础。高考分数出来后,填报志愿是学生及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一件大事。为了做好这件事,我们首先召开学生及家长参加的全校性的志愿填报指导大会,由主管毕业班的副校长作志愿填报专题讲座;之后,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逐个做志愿填报指导(学生志愿参加)。确保申报合理、成功。
        (五)帮助“差生”正确规划生涯发展方向。农村高中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存在较多成绩不够理想的“差生”。就目前看,这些学生生涯规划近期目标(升学)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妄自菲薄,对前途失去信心,没有明确的目标,自暴自弃;另一种是不能面对现实,好高骛远,凭侥幸心理,报考本不符合自身条件的学校,结果是落榜,无学可上。这些“差生”最需要我们的生涯规划指导。让他们明确自身的层次,结合实际确定近期升学目标或将来长远目标,鼓励他们结合自己兴趣,报考职业院校。即不能自暴自弃,也不能好高骛远。
        五、丰富、创新德育内涵,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德育系列活动中
        在我校开展的军校共建、警校共建、体育艺术节、心理健康节、心理剧大赛、话剧表演、主题班会竞赛、社团活动、军训拉练、研学旅行等活动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2018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我校组织了高二年级800余名学生参加的“品历史 阅盛世 筑梦想 强中华”研学北京行活动。这次大规模的研学旅行得到了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开辟了吉林市首趟研学旅行“口前—北京”专列。在北京的3天时间,同学们观看了天安门升旗、故宫博物院、天坛、圆明园、中国军事博物馆等地。行前全学年70多个学习小组确定了体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军事强国为主题的小课题,查找了有关资料,制订了课题研究方案;旅行中,在景点观赏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认真记录景点介绍,无论在列车上,还是在宾馆中,都讨论、研究,呈现出浓浓的研究学习气氛;旅行结束后,全班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6篇,心得体会54篇,小论文32篇。并编辑出版了《北京研学成果》文集。
2019年4月28日至30日,我们又组织一年级共810名学生,到长春市吉林大学、电影制片厂、伪皇宫和九台市的金穗国防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研学旅行,让这些农村的孩子们大开眼界,既亲眼目睹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结晶,又欣赏和亲自体验到了祖国繁荣昌盛的景象,坚定了自信,增加了自豪感,同时也为学生不同的职业生涯方向奠定了基础。
        六、发挥心理咨询作用,做好职业生涯集体指导和个别咨询
        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要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要将职业生涯指导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通过开展心理测量、心理讲座、心理社团、心理主题、心理剧大赛等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规划美好人生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我校今年(第八届)的心理剧大赛主题是“职业•学业•梦想”。学校心理咨询室,为毕业班作职业生涯规划集体指导和个别咨询,每年都达到近千人次。
        七、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共同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网络。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学校的工作,家庭、社会也是责无旁贷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强化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联系沟通,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
建立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提供生涯规划指导资料,回答家长、学生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网络学习指导作用。
定期召开家长会,强化家长生涯规划指导意识。在家长会上班主任要详细汇报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业成绩及生涯规划倾向。邀请有关专家作生涯规划专题讲座,指导家长正确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自身实际的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
        八、加强与高校联系,取得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
        各类高等学校,是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最后一个里程碑,是确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的终点站。高校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学科专业设置。可以说,高校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是最有发言权的。为此,作为高中,应该与高校建立联系,了解和掌握高校专业设置、录取分数、就业前景等相关情况。据此有针对性地对高三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
高中学生发展生涯规划教育,是高中学生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既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一股热一阵风随意性工作。为此,学校要高度重视生涯规划教育,应成立以校长挂帅的领导组织和德育副校长、政教处、班主任、心理教师参加的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建立健全指导制度和相关规范,建立学生个人生涯规划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学业发展情况,指导学生自己确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远期和近期奋斗目标,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保证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的常态化、规范化,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完成立德树人重要使命作出贡献。
        附:作者简介
张晓平:永吉实验高中德育副校长,高级教师,曾荣获吉林省骨干班主任、市县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高考志愿咨询师等称号。
陶庆阳:永吉实验高中政教处主任,高级教师。曾荣获市县德育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生涯规划师、高考志愿咨询师等称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