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仪式课程激荡孩子心灵成长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李玲
[导读]

李玲   四川省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46-02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学校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学校特色细化各项德育任务,突出六大育人途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全面展现学校德育工作。为了响应和落实以上要求,我们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积极践行和探索德育课程活动,突出六大育人途径,特别是在课程育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现以我校毕业课程的实践开发为例,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教育故事。
        还记得朱永新老师在他的主题报告《校园 为文化立魂》中说:新教育文化一旦走向成熟完善,都会拥有美妙的仪式,节日和庆典。他们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活标本,也是学校生命中最值得关注的重要时刻。可见仪式作为一种文化,或者说是文化象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他可以使一些我们所经历的看似普通的事件,被赋予一种特别的,甚至是无法言说的意义,直至触及人的心灵。
        那什么是"仪式" ?
        法国电影《小王子》中小王子和狐狸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王子问道:."什么是仪式”
        ."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这段《小王子》中的经典对白,对"仪式"这个词语做了形象生动的解释.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几个重要仪式:如满月、结婚、祝寿……几乎人生所有重要的日子都用仪式来度过与纪念。
        于是我们也在一次次的思考中清楚地领悟到:仪式是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一场内涵丰富的活动,一次意义深远的庆典!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怎样才能让普通的事件成为不普通的经历?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对生命中每个重要的日子刻苦铭心,作为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今天我就以我校首届毕业仪式课程为例,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教育故事。
        我们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于2014年开始招生。刚投入使用时,这所学校只有一个年级六个班284位学生。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这里遇见了飓风阿姨郭明晓,遇见了新教育,她从一年级开始引领着我们全校师生在这里耕耘、播种,聆听孩子们拔节生长的声音。就这样在新教育阳光的沐浴中,我们陪着孩子们走过了六年,走过了童年。转瞬间,我校的首届毕业生就要离开母校了。毕业不是休止符,而是对明天的呼唤,是充满奋斗和希望的起点。为此我们全体行政和六年级老师们早早的就开始了筹划,想要抓住毕业这一教育契机,以完美的仪式和庆典给孩子们美好的小学时光划上完美的句号。让他们在仪式和庆典活动中学会珍惜时光、珍惜友谊、懂得感恩、拔节成长。
        但好事多磨,今年新冠病毒肆捋,面对新冠疫情不能集会的困难,我们也有所犹豫,也想过放弃,但我们心里深深明白,一场完美的仪式庆典,给孩子和老师留下的精神力量和心灵的成长是不可估量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不聚集又能完成我们的各项仪式活动呢?
        我们想到班级是学校的最小单位,而课程即教学科目;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于是我们想到把毕业仪式庆典设计成全学科参与的活动课程,依托班级常规教学来实施,这样既保证活动的完整性、又能体现活动的全面性,同时杜绝了聚集和交叉感染。也符合防疫的要求。
        我们的课程是怎样规划的呢?
        我们的毕业课程由“九个一”常规仪式课程加X特色仪式课程组成。


九个一:即一影、一书、一论、一创,一诗,一歌,一册,一节,一文,围绕九个一我们开发了5首诗词、3首童谣,2部电影、4首歌曲、3本童书等主题内容体现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并在常规学科教学中完成毕业课程内容。
        5大X特色仪式课程又是什么呢?
        我们根据“珍惜时光、逐梦未来”活动主题开发了
        X一 回忆篇——《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故事》
        X二 心理篇——《向青春问好》
        X三 传承篇——《把爱留下来》
        X四 记忆篇——《珍藏童年、留影叙小》
        X五 梦想篇——《为青春喝彩 为梦想加油》五个篇章的主题内容。
        这次我主要想讲述的是“九个一”主题活动在班级中是如何实施的。
        我们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就利用晨诵、午读、幕醒时间完成关于毕业课程中的的童谣、诗歌(一诗)、和学生共读毕业主题书籍(一书),观看毕业季青春励志电影(一影)。
        班队课上老师以毕业和梦想为题展开演讲和讨论(一论)随后师生撰写毕业感言,随笔(一文)等,通过看、说,写、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音乐课上老师们与孩子在一起唱《童年》《少年》《送别》《明天会更好》等毕业歌曲(一歌),通过歌声培养孩子们的毕业情怀,激发心灵的共鸣,从而增进孩子们的友谊。
        美术课上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剪纸、写书法、创作撕贴画以此来表达对母校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一创)看!他们做的多么认真,他们创作的这幅作品叫“20年后的我们”是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同学参与绘制完整后,拿到学校展览并赠送给母校,等到20年后孩子们还要相约回到母校见证自己的梦想。他们是多么的用心啊!
        在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亲手汇编了班级成长册和个人成长册,(一册)以此纪念小学六年的点点滴滴,见证六年来的成长与收获。
        (一节):6月27日,全体毕业班孩子迎来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节班队活动课,在这节课上分六个班级举行了《叙说童年、逐梦未来》毕业庆典活动。活动由德育处提前安排构思了成长、回忆、感恩三个篇章。
        成长篇里牟正香校长分别到了六个班级为孩子们送上毕业致辞。
        回忆篇:老师们精心准备了PPT和孩子们一同回顾了六年的感人瞬间。
        感恩篇:学生们演唱了歌曲《老师》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接着学生代表为学校领导和所有任课老师献花行礼,深情拥抱。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感慨万千,纷纷给老师们写信,感恩老师六年的教诲。今天我选取了其中一封和大家分享。
        多么真挚的话语啊!我的眼眶再一次湿润了,这一封封真挚的信件,作为老师的我们倍感欣慰,感受到我们的毕业仪式课程给孩子带来心灵的成长,为他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站注入生命情感的力量,这是我们的仪式课程给孩子们带来的最大收获。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也是感慨万千,纷纷发来短信表达心中的感谢,感谢学校六年来给孩子们播种下爱的种子,善的种子,感恩的种子,孩子们必将带上这些心灵的力量踏上征途,勇敢的面对新的每一天。
         仪式是一种文化和愿景,是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气度。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能在丰富的仪式里成长,将会具有怎样的精神风貌?如果一所学校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仪式文化,将会拥有怎样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擦亮仪式,点燃仪式,让孩子因为仪式而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